[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859.0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许建国;彭志勇;赵坤祥;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也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手动剪切电缆,加工难度、强度大,切割速度慢,费时费力,难以满足批量、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为了解决传统加工方式的缺陷,应用自动化、半自动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已经成为了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简便、效率高的电缆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括控制箱、按钮、导向模块、下模、刀槽、导向柱、弹簧件、切割刀、上模、支撑柱、支撑板和气缸,所述的控制箱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按钮,控制箱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导向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上开设有刀槽,控制箱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控制箱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相连,支撑板上方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相连,下模两侧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穿过上模的两侧,导向柱上套装有弹簧件,弹簧件的一端固定在下模上,弹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上模上,上模的下方还安装有切割刀。
进一步地,所述的刀槽与切割刀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能够满足携带到安装现场,根据实际使用长度进行切割,避免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操作简单快捷,保证安全、可靠使用,提高切割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按钮,3-导向模块,4-下模,5-刀槽,6-导向柱,7-弹簧件,8-切割刀,9-上模,10-支撑柱,11-支撑板,1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它包括控制箱1、按钮2、导向模块3、下模4、刀槽5、导向柱6、弹簧件7、切割刀8、上模9、支撑柱10、支撑板11和气缸12,所述的控制箱1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按钮2,侧面双控开关,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系数,控制箱1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导向模块3和下模块4,导向模块3和下模块4均开有导向槽,两导向槽应尽量保证在同一直线上,避免抽动电缆时卡死等情况出现,下模块4上开设有刀槽5,控制箱1上还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与控制箱1之间通过支撑柱10固定相连,支撑柱1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使用了四根支撑柱10,支撑板11上方竖直安装有气缸12,气缸12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9相连,下模4两侧固定有导向柱6,导向柱6穿过上模9的两侧,导向柱6上套装有弹簧件7,弹簧件7的一端固定在下模4上,弹簧件7的另一端固定在上模9上,上模9的下方还安装有切割刀8。
导向柱6与上模9间隙配合,上模9能够在导向柱6的竖直方向自由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的刀槽5与切割刀8配合。
导向柱6上设置有弹簧件7,弹簧件7作用在于使上模9回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动作执行过程为:电缆自动盘卷装置盘卷电缆或者手动拉动电缆到所需的电缆长度时停止,按动双控按钮,气缸12启动下压上模9,切割刀8向下移动切割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