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油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132.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芳;邱玲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油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油封件。
背景技术
油封件是用于机体旋转轴的密封件,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沿旋转轴向外泄漏和防止外部杂物侵入机体内部。旋转轴的密封件除油封件之外,还有机械密封和软填料密封等,但因为油封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特点,所以油泵、减速机等的旋转轴大多采用油封件作为密封件。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油封件装配后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油封件10安装在由旋转轴40、机体30和压盖20构成的机体孔中。图2示出图1中的现有技术的油封件10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油封件10由密封唇11、弹簧12和密封圈13构成。密封唇11与旋转轴40的外表面接触且呈过盈配合,弹簧12为密封唇11提供径向压力,使密封唇11紧抱旋转轴40以防止内部液体泄漏和外部杂物入侵,密封圈13与机体30的机体孔内壁贴合,起支撑作用。
现有技术的油封件存在以下缺陷:仅有一个密封唇,除了封住内部液体外难以阻挡外部灰尘杂物的侵入,并且针对不同工况使用时的密封效果易受到旋转轴表面质量如粗造度、清洁度及装配操作等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漏油,其密封圈也只能起到安装支撑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油封件,使其内侧圆周面和外侧圆周面均能防止内部油液泄漏和外部杂物入侵,提高油封件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适合应用于不同工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油封件,所述组合油封件包括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和弹簧,其中,外密封圈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密封环,内密封圈的内侧圆周面上设有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弹簧支撑在外密封 圈的底部圆周面上并提供轴向压力,外密封圈的内侧圆周面与内密封圈的外侧圆周面互相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环为至少两个并均匀分布在外密封圈的外侧圆周面上。
其中,所述弹簧为至少三个并沿外密封圈的底部圆周面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可以分别由不同材质构成。
其中,所述外密封圈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橡胶。
其中,所述内密封圈的材质可以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组合油封件采用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实现对机体孔内壁和旋转轴的双侧密封,既能防止油液泄漏出去,又能防止外界的灰尘杂物侵入机体内部,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况,对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和形状,有利于保证各自的密封效果。
2、所述组合油封件的弹簧沿外密封圈底部圆周面均匀分布,在补偿油封压力和磨损方面要强于现有油封件的径向弹簧。
3、所述组合油封件可以大幅提高油封件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油封件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的现有技术的油封件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油封件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组合油封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油封件装配后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油封件100安装在由旋转轴400、机体300和压盖200构成的机体孔中。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组合油封件100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组合油封 件100包括外密封圈110、内密封圈120和弹簧130。其中,弹簧130支撑在外密封圈110的底部圆周面上。为保证组合油封件100所受的预压力均匀,弹簧130沿外密封圈110的底部圆周面均匀分布。优选地,弹簧13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不多于六个。
外密封圈110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密封环111。优选地,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密封环,例如,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11设为两个,分别为111a和111b,均匀分布在外密封圈110的外侧圆周面上。
内密封圈120的内侧圆周面上设有主密封唇121和副密封唇12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主密封唇121设在远离弹簧130的一侧,副密封唇122设在靠近弹簧130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流量同步调节装置
- 下一篇:轮椅抱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