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袋的可移动式张袋承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074.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川县集强林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7/12 | 分类号: | B65B6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朱智华 |
地址: | 6787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装袋 移动式 承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稳定可靠的便于装袋的可移动式张袋承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物料包装过程中,特别是食品包装,为了更好的增加食品的密封性,通常将食品两层包装,即采用将食品放入内膜包装袋内,然后将装有食品的内膜包装袋折叠后再包装外包装袋的方法进行包装,这种两层包装的方式还可以避免单层包装在拆除包装袋时,食品容易散落的缺点。食品内膜袋包装往往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实现,且食品内膜包装袋大多采用厚度不超过2CC的透明薄膜,这种手工实现包装的方式,不仅增加包装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过于低下,不小心还会造成包装袋损坏,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操作简便、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便于装袋的可移动式张袋承接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便于装袋的可移动式张袋承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承架和带锁的滑轮,所述的支承架下部设置支承梁,上部设置张袋梁,中部设置加强梁和支承筋,所述的支承架下方设置可自由移动、带锁的刹车滑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支承架下方设置带锁滑轮的结构,方便支承架的快速移动及刹车制动,在接料过程中,无需人工张袋,只需把包装袋套于支承架上方即可实现自动化作业;滑轮自锁,避免了包装袋倾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简便,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俯视图;
图中:1-支承筋,2-张袋梁,3-加强梁,4-支承梁,5-滑轮锁,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承架和带锁的滑轮,所述的支承架下部设置支承梁4,上部设置张袋梁2,中部设置加强梁3和支承筋1,所述的支承架下方设置可自由移动、带锁的刹车滑轮6。
所述的张袋梁2为封闭环形结构。
所述的张袋梁2倾斜布置,下倾方设置于接料端,下倾角度为5~15°。
所述的支承梁4和加强梁3为半封闭环形结构。
所述的支承梁4、加强梁3和张袋梁2通过支承筋1固结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支承架下方设置可自由移动、带锁的刹车滑轮6。
所述的张袋梁2的周长与包装袋的周长相适应。
所述的支承梁4、加强梁3和张袋梁2、支承筋1均为刚性结构,其截面直径均为5~10mm。
所述的支承架下方设置带滑轮锁5且可360°转动的滑轮6,二者动配合。
所述的滑轮锁5为可以上下拔动的扳扣,与滑轮6锁定配合
所述的支承架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高度与包装袋的高度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支承架下方设置带锁滑轮的结构,方便支承架的快速移动及刹车制动,在接料过程中,无需人工张袋,实现自动化作业;滑轮自锁,避免了包装袋倾翻的现象。
工作时,首先将将支承架底部的刹车滑轮上的扳扣向上拔动,刹车滑轮解锁,刹车滑轮是没有固定方向性的,能360度转动,推向哪一个角度都可以推动,扶住支承架,直接推到指定接料位置,再将刹车滑轮上的扳扣拔动向下,这时刹车滑轮的轮子被锁住,支架也不会随意移动,套上包装袋即可开始工作。包装袋装满后,捆扎袋口,人工将其从支承架开口取出。完成作业后,打开滑轮锁,移走支承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川县集强林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陇川县集强林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料圆瓶
- 下一篇:一种包装设备的皮带模盒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