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021.1 | 申请日: | 201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柴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金成 |
主分类号: | A01M23/04 | 分类号: | A01M23/04;A01M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5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 捕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捕鼠器主要是鼠夹子等捕鼠工具,在夜间抓到老鼠后就失去继续捕鼠功能,不能连续工作,市场上也有部分连续捕鼠工具,但是都是采用电子设备,尤其是在户外,需要设有电池,难以携带,给用户带来不便,由于受到捕鼠环境的影响,局限性能较大,难以连续有效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通过平衡杆支撑到支撑台上,将进仓门支撑起来,当有老鼠进入时,会踩踏关门踏板,进仓门关闭,当老鼠进入到翻转踏板上,翻转踏板转动带动吊环向上移动,将平衡杆再次抬起,使进仓门重新支撑打开,完成连续捕鼠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仓和存鼠仓,所述捕鼠仓两侧对称设有进仓门,所述进仓门上部通过合页与捕鼠仓侧壁连接,所述进仓门后部设有平衡杆,所述捕鼠仓中部设有关门踏板,所述关门踏板下部设有转轴,所述关门踏板一侧设有配重,所述关门踏板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呈L型,上部设有与平衡杆相匹配的支撑台,捕鼠仓侧壁上设有诱饵盒,诱饵盒下部设有分离网,所述分离网中部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一侧设有进入梯,所述进入梯上部与翻转踏板连接,所述翻转踏板一侧设有配重,下部设有转轴,所述翻转踏板下部设有吊环,吊环下部套在平衡杆上,所述翻转踏板设置在存鼠仓上方。
所述翻转踏板下部设有隔板将存鼠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存鼠通道,下部为存鼠笼,所述隔板一侧设有存鼠口,存鼠口上部通过转轴铰接存鼠门。
所述捕鼠仓上部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利于推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拆除诱饵盒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存鼠仓;2-捕鼠仓;3-进仓门;4-分离网;5-诱饵盒;6-翻转踏板;7-平衡杆;8-关门踏板;9-转轴;10-配重,11-支撑杆;12-支撑台;13-存鼠门;14-进入口;15-进入梯;16-吊环;17-隔板;18-存鼠通道;19-存鼠笼;20-存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仓2和存鼠仓1,所述捕鼠仓内设有进仓门3、分离网4、诱饵盒5,所述存鼠仓1内设有翻转踏板6、存鼠口20、存鼠门13,所述捕鼠仓2两侧对称设有进仓门3,所述进仓门3上部通过合页与捕鼠仓2侧壁连接,所述进仓门3后部设有平衡杆7,所述捕鼠仓2中部设有关门踏板8,所述关门踏板8下部设有转轴9,所述关门踏板8一侧设有配重10,所述关门踏板8两侧设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呈L型,上部设有与平衡杆7相匹配的支撑台12,捕鼠仓侧壁上设有诱饵盒5,诱饵盒5下部设有分离网4,所述分离网4中部设有进入口14,所述进入口14一侧设有进入梯15,所述进入梯15上部与翻转踏板6连接,所述翻转踏板6一侧设有配重,下部设有转轴,所述翻转踏板6下部设有吊环16,吊环16下部套在平衡杆7上,所述翻转踏板6设置在存鼠仓1上方。所述翻转踏板6下部还设有隔板17将存鼠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存鼠通道18,下部为存鼠笼19,所述隔板一侧设有存鼠口20,存鼠口20上部通过转轴铰接存鼠门13。所述捕鼠仓上部设有提手。方便携带。
工作时,通过平衡杆支撑到支撑台上,将进仓门支撑起来,当有老鼠进入时,会踩踏关门踏板,关门踏板发生转动,使支撑台发生平移,平衡杆落下,带动进仓门关闭,关门踏板在配重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当老鼠从进入口、进入梯进入到翻转踏板上,翻转踏板发生转动,老鼠掉入隔板上,翻转踏板在配重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老鼠从存鼠通道、存鼠口进入下部存鼠笼中,存鼠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将老鼠关在其中完成捕鼠。同时翻转踏板转动带动吊环向上移动,将平衡杆再次抬起,重新支撑到平衡台上,使进仓门重新支撑打开,完成连续捕鼠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金成,未经柴金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电机回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高抗疲劳强度的波形钢腹板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