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凝汽器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544.2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迩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凝汽器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对凝汽器真空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通常采用水环真空泵来抽取凝汽器中不凝性气体,以确保凝汽器的真空度。具体方案为: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的凝汽器真空系统,包括与凝汽器(图未示)相接的凝汽器管路1,所述凝汽器管路1连接在水环真空泵2的进口端处,水环真空泵2、汽水分离器3及工作液热交换器4管路相接,实现真空处理。
其不足之处在于: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液为水,其设计温度一般是15℃,工作液是通过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但是循环冷却水温度受季节的影响,夏季,真空泵工作液温度将远高于设计值。由于做功和水蒸汽释放气化潜热会造成工作液温度不断升高,带来真空泵气蚀,抽气能力下降,凝汽器真空变差,影响机组经济性,也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彻底解决由于真空泵气蚀带来的机组效率降低问题的新型凝汽器真空系统。
一种新型凝汽器真空系统,包括与凝汽器相接的凝汽器管路,由两个蒸汽喷射器Ⅰ、蒸汽喷射器Ⅱ所构成的蒸汽喷射器组,以及由两个冷凝器Ⅰ、冷凝器Ⅱ所构成的冷凝器组;所述蒸汽喷射器Ⅰ、Ⅱ包括相通的头部腔室及喷射管道,所述头部腔室上分别开设有动力蒸汽进入口及凝汽器气体进入口,所述动力蒸汽进入口处设有与喷射管道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动力喷嘴,所述冷凝器Ⅰ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上开设有冷凝液入口、排气口、抽气口以及冷凝水排出口,所述冷凝器Ⅱ的冷凝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大气排出口以及冷凝水排出口,所述蒸汽喷射器Ⅰ的凝汽器气体进入口连接凝汽器管路、喷射管道连接冷凝器Ⅰ的抽气口,冷凝器Ⅰ的排气口再接入蒸汽喷射器Ⅱ的凝汽器气体进入口,蒸汽喷射器Ⅱ的喷射管道连接冷凝器Ⅱ的进气口,所述蒸汽喷射器Ⅰ、蒸汽喷射器Ⅱ的动力蒸汽进入口接入动气蒸汽,蒸汽喷射器Ⅰ以蒸汽为介质,通过动力喷嘴产生超音速射流在头部腔室内造成真空,来抽取凝汽器内的汽气混合物,从凝汽器里出口的汽气混合物与动气蒸汽混合物后被蒸汽喷射器Ⅰ喷入冷凝器Ⅰ进行冷凝处理之后被蒸汽喷射器Ⅱ吸入进行重复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经冷凝器处理后的动力蒸汽、凝汽器被抽气体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水后回收到热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蒸汽喷射器Ⅱ出口压力为101.5K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新型凝汽器真空系统采用接入电厂集控室的DCS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工作性能高,制作成本、有效的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稳定性,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
2、避免了夏季工况下,真空泵真空系统的的气蚀问题提升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管理费用。提高了机组运行状况(降低运行振动、噪音,提高设备稳定性,安全性等)提高效率提升经济性。
3、具体在技术改造项目过程中,改造相对简单,并不需要破坏原真空泵系统管道布置等的基础设施,能很好的级联。并能做到保留原系统的独立性,能很好切换投入,实现抽气设备高效能低消耗运行。
4、改造后,投入和切断只需阀门开关来实现。控制系统可就地控制或接入电厂集控室的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维修降低,维护简单,改造部分无运动或转动部件,不会增加机械磨损或其他机械问题。而真空泵气蚀等得到解决后只需要常规维护。
5、本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没有转动部件,无机械磨损问题的产生。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从而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凝汽器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蒸汽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凝汽器真空系统,包括与凝汽器(图未示)相接的凝汽器管路1;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迩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迩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