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000.7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安鑫;周志勇;程康;李晓坡;李少军;陈天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连接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制作过程中,盖板上的极柱与电芯上的极耳需要使用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其中连接件与极耳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铆接、螺纹紧固连接、超声波焊接等。申请号为201210446382.1,申请公布日为申请公布日 2013.03.1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其中正极和负极的极耳都是由两只半极耳构成,各半极耳沿厚度方向分开并间隔设置。各极极耳对应的连接件是T形,该T形的连接件具有用于弯折成U形凹槽结构而嵌设在两只半极耳之间的极耳连接部和垂直于极耳连接部的极柱连接部,极耳连接部为片状,包括中间的支撑部分和设置在支撑部分两侧的用于构成U形凹槽的侧壁的折弯部,极耳连接部弯折成U形凹槽结构后,折弯部的两外侧面能够分别与对应半极耳的内侧面贴合配合;极柱连接部为条状,能够向极柱弯折后与极柱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将折弯部与各半极耳分别焊接固定,即可实现连接件与极耳的导电固连。但是,为了满足弯折需求,连接件采用的金属材质一般较软,连接件是软连接件,因此极耳连接部不易与极耳保持准确的定位,在焊接时容易发生偏移,并且,随着锂电池容量的增大和极片层数的增加,焊接时各半极耳的外层极片容易受损破裂,导致锂电池损坏甚至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极耳实现准确定位的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件制作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包括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中部的支撑部分和设置在支撑部分两侧的用于构成U形凹槽的侧壁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边沿固连有用于向U形凹槽的外侧弯折而与折弯部形成用于包夹相应半极耳的U形保护槽的保护翻沿。
各所述保护翻沿均是固连在两折弯部之间相互背离的外侧边沿上。
所述保护翻沿的厚度小于折弯部的厚度。
所述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是由多层软金属片层叠设置而成,包括用于构成极耳连接部的两层以上的第一金属叠片和用于构成保护翻沿的第二金属叠片,所述第二金属叠片的层数少于第一金属叠片的层数。
所述第二金属叠片为单层,贴合设置在第一金属叠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所述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的角部、和/或所述保护翻沿的角部设有倒角或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锂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半极耳、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所述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包括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中部的支撑部分和设置在支撑部分两侧的用于构成U形凹槽的侧壁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边沿固连有用于向U形凹槽的外侧弯折而与折弯部形成用于包夹相应半极耳的U形保护槽的保护翻沿。
各所述保护翻沿均是固连在两折弯部之间相互背离的外侧边沿上。
所述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是由多层软金属片层叠设置而成,包括用于构成极耳连接部的两层以上的第一金属叠片和用于构成保护翻沿的第二金属叠片,所述第二金属叠片的层数少于第一金属叠片的层数。
所述第二金属叠片为单层,贴合设置在第一金属叠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耳连接部弯折成U 形凹槽后,两折弯部的一侧表面能够分别贴合在对应半极耳的内侧壁上,由于极耳连接部还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折弯部的边沿固连的保护翻沿,各所述保护翻沿均能够向U形凹槽的外侧弯折而与折弯部形成用于包夹相应半极耳的U形保护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与极耳的准确定位,有效防止焊接时极耳与连接件之间发生偏移。另外,焊接时保护翻沿能够对半极耳最外层的极片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极片焊接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连接件弯折后的形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与半极耳的装配示意图,同时也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连接件,11贴合片,2极耳连接部,21折弯部,22保护翻沿,3极柱连接部,4第一倒圆角,5第二倒圆角,6半极耳,7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注酸用注酸壶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隔离注液恒压两功能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