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938.7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邱凡;黄明祥;蔡祖强;吴新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水 混凝土 倒角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中的模具,特别是一种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要求,变电站主变、GIS等基础露出地面部分要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施工,外露基础阳角应设置圆弧倒角,即美观又起到基础成品保护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清水混凝土倒角工艺基本都采用木质或塑料线条成型,由于凝结过程混凝土会收缩,拆模后水平面倒角处会出现倒角尾翼、倒角圆弧面粗糙和气孔现象,需要进行人工二次修饰,无法做到原浆压光、一次性成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型效果好,能够一次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手柄、连接杆和刮板,手柄通过连接杆与刮板连接,刮板包括有基架和刮片,刮片呈长条形构造,截面为弧形构造,四边侧沿均为刀刃状构造;基架的下部为直角架构造,刮片架设在该直角架构造上,弧形凹面向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采用刮片式结构,具体使用如下:
混凝土初凝时开始施工,将模具的刮片靠触在施工的位置上,推动手柄上下或者左右移动,先用模具将倒角粗胚先推出,将上端面、内侧面和长模上泥浆清理干净后,用模具靠平、压紧模板侧边和上端面推拉出圆弧倒角,推拉过程要注意保持模具贴紧模板和及时清理模板上泥浆。圆弧倒角成型,表面光滑后开始基础面混凝土收光,收光过程靠模板侧应和模具基准面收平(保证上侧圆弧倒角尾翼厚度一致,为2.5mm),靠埋件侧应保证标高一致(保证埋件外露高度一致)。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可以做到清水混凝土基础圆弧倒角一次性原浆压光成型,做到尾翼、圆弧清晰,表面质感良好,无色差,不需要二次修饰。
所述连接杆为两根,分别位于手柄的两端部。
由于混凝土倒角施工的长度较长,所以刮板也需要做成长条状,为了操作时能够施力平衡,因为手柄和刮板之间的连接需要较多的连接支撑。
所述刮片的左右两端部呈45°切面。
也就是说,在刮片的左右两端部为斜向45度的切面构造。这在倒角施工中进行拐角施工时,能够很方便、有效的做出连接倒角的效果。
基架的上部为位于直角架构造的上方的直板构造,与直角架构造的横架反向延伸同向,与下部直角架构造一体化构造。
基架的上部是用于连接手柄的,同时,该上部与直角架构造的竖架呈垂直状,这个垂直的直角构造是刮板的靠角,在施工中需要通过该靠角支撑在作为基准的物面上,然后再进行左右移动模具完成倒角施工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其采用刮片式构造,所述模具可以做到清水混凝土基础圆弧倒角一次性原浆压光成型,做到尾翼、圆弧清晰,表面质感良好,无色差,不需要二次修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中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中拐角施工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中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和图4,图1所示为最常用的长模具。清水混凝土倒角模具,包括有手柄1、连接杆2和刮板3,连接杆2为两根,分别位于手柄1的两端部,手柄1通过连接杆2与刮板3连接;刮板3包括有基架31和刮片32(见附图4),刮片32呈长条形构造,截面为弧形构造,四边侧沿均为刀刃状构造;基架31的下部为直角架构造,刮片32架设在该直角架构造上,弧形凹面向外。基架31的上部为位于直角架构造的上方的直板构造,与直角架构造的横架反向延伸同向,与下部直角架构造一体化构造。
附图2所示为对拐角施工用的短模具,其结构与长模具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连接杆2为一根,与手柄1的偏中靠一侧边位置连接。同时,在刮片的左右两端部为斜向45度的切面构造。这在倒角施工中进行拐角施工时,能够很方便、有效的做出连接倒角的效果。
附图3所示为施工中,用于对施工倒角进行调整的短模具,结构与上述拐角施工用的短模具大致相同,刮板3采用与长模具一致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薄壁构件的双脚张拉千斤顶
- 下一篇: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施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