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壳净化器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0070.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严玲;邱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芙隆(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的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全塑壳特点的净化器结构。
背景技术
水净化器在家用领域得到逐渐普及。为实现对颗粒物、有毒物质、盐和大分子等成分的过滤,这类家用水净化器往往包括带活性炭材料的前级过滤滤芯、反渗透过滤系统和后级过滤滤芯。传统的做法是用高强度框架将这些过滤部件全数固定于其上,例如全金属的钢架,上面安装多个固定装置,将各种滤芯、反渗透设备固定于其上。其结构简单、强度高。
但上述的水净化器具有其缺陷。金属化的框架使整个装置的重量过大,不利于移动,同时不耐锈蚀、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水净化器框架笨重、不耐锈蚀、不美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壳净化器的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壳净化器的结构,它包括;
本体,具有一放置于一水平面上的底座;该底座上具有竖直的隔板,该隔板顶端具有横向的顶板;在该隔板和底座的两端设有挡板;其中,所述隔板的两面分别与两端的挡板构成一前过滤空间和后过滤空间;该本体为塑壳的形态;
前级过滤系统,包括精密活性炭滤芯,固定于所述前过滤空间;以及
反渗透系统,包括加压泵和反渗透滤芯,固定于所述后过滤空间;
其中。所述前级过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具有连通的水路。
本方案的改进有: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级过滤系统还包括所述精密活性炭滤芯水路前级的一PP滤芯和一颗粒活性炭滤芯。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颗粒活性炭滤芯、PP滤芯和精密活性炭滤芯均竖直设置,水平分布于所述前过滤空间。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过滤空间还具有可调节水体pH值的一后级过滤系统,该后级过滤系统位于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水路后级。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级过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之间连通的水路位于所述顶板的位置;所述顶板的上方具有可拆卸更换的一上盖板。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过滤空间侧方具有可拆卸的一后盖板,该后盖板将所述后过滤空间和反渗透系统全部遮蔽。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注塑一次成型的形态。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构成了全塑壳形态的净化器,相对于传统金属框架结构而言,其重量轻、造型美观,同时结构紧凑,体积小。另一方面,塑壳形态的本体长期暴露于大湿度的状态也不会被锈蚀,寿命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第一个视角;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爆炸图的第二个视角;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个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是不同视角的立体爆炸图;图3是本实施例成平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包括一个注塑成型的本体10,考虑到强度和工艺时间,采用一体成型来实现。在本体10底部具有一底座11,该底座11用于放置在一水平面上,例如地面、桌面。在底座11上具有竖直的隔板12,该隔板12顶端具有横向的顶板13;隔板12和底座11的两端设有挡板17;如此,隔板12的两面分别与两端的挡板17构成一前过滤空间14和后过滤空间18。
在前过滤空间14中设置有前级过滤系统20,前级过滤系统20包括精密活性炭滤芯23;后过滤空间18中设置有反渗透系统30;其中反渗透系统包括加压泵31和反渗透滤芯32。前级过滤系统20和反渗透系统30具有连通的水路,构成整个过滤装置的核心部件。
可见,本方案构成了全塑壳形态的净化器,相对于传统金属框架结构而言,其重量轻、造型美观,同时结构紧凑,体积小。另一方面,塑壳形态的本体10长期暴露于大湿度的状态也不会被锈蚀,寿命长。
本实施例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前级过滤系统20除了精密活性炭滤芯23以外,还包括其水路前级的一PP滤芯22和一颗粒活性炭滤芯21,此构成一个三级过滤系统,使水体进入反渗透系统30之前得到更充分地预处理,提高水质,减轻反渗透系统30的负担。考虑到前级过滤系统20相对寿命短、更换频率高的特点,颗粒活性炭滤芯21、PP滤芯22和精密活性炭滤芯23均竖直设置,水平分布于前过滤空间14,使滤芯体暴露在外,易于手持、拆卸。
如图2,在后过滤空间18还具有一后级过滤系统40,其作用在于可调节水体pH值,改善口感。该后级过滤系统40位于反渗透系统30的水路后级,改善了饮用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芙隆(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凯芙隆(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0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