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抽拉式活动进料口的桩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036.1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庞有师;任仁;丁选明;高德清;吴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恒大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陈伟;唐超 |
地址: | 210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抽拉式 活动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抽拉式活动进料口的桩模。
背景技术
沉管灌注桩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桩基技术,它利用锤击打桩设备或振动沉桩设备,将带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或带有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土中,形成桩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并通过设置在桩模上的固定进料斗浇筑混凝土,边振动边拔管边灌注混凝土,利用拔管时的振动将混凝土捣实,便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桩。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圆形沉管灌注桩、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02112538.4)、现浇X形混凝土桩(200710020306)、Y形桩(01221710.7)等沉管灌注桩都只采用单个进料斗(进料口)灌注混凝土,料斗一般固定在桩模顶部,随着施工过程中桩模拔出,进料斗的位置不断升高。目前这种传统的单一固定进料斗灌注混凝土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只有一个进料口,且进料斗与桩模固定,其位置随着桩模拔出逐渐升高,使得混凝土灌注时必须将混凝土运送到进料斗的高度,当桩模接近完全拔出时,进料斗距离地面的高度往往在20~30m,这时必须将混凝土运送到20~30m的高度,因此浪费了运输混凝土的能量,这一部分的费用占比相当大,同时又耗费了时间、带来操作不便,且混凝土容易在运送过程中流失。
(2)需要卷扬机将混凝土提升到一定高度,增加动力,从而增加了成本,并且存在钢丝绳断裂等安全风险;
(3)混凝土从很高的位置下落,增加了离析的可能性,使混凝土质量降低,严重的可影响成桩质量。
(4)从高处下落的混凝土带有一定冲击的能量,使得已经灌入地基中的混凝土侧向挤压的力增大,因为此时下面的地基已经脱离了桩模,使混凝土向桩孔周围土体挤压变形,增加了充盈系数,影响了成桩质量,又浪费了材料。
(5)将混凝土吊到很高的高度,增加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倒塌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带抽拉式活动进料口桩模及施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带抽拉式活动进料口桩模,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沉管桩桩模侧面沿纵向设置多个抽拉式活动进料口,抽拉式活动进料口由轨道、开孔、弧形插板、活动连接头组成;开孔为在桩模侧面上所开的孔,轨道固定连接在开孔的桩模周边,轨道为U字形,其内侧设置或连接防水橡胶垫片;弧形插板上设置活动连接头,活动连接头为T字形,与弧形插板的一端通过铰接连接;U形轨道底部设置卡槽,卡槽与活动连接头匹配,活动连接头插入卡槽固定弧形插板。
所述抽拉式活动进料口沿桩模侧面纵向交错排列。
所述活动连接头与弧形插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铰连接。
所述弧形插板的宽度等于轨道的宽度,长度大于开孔的长度,弧形插板的弧形与桩模的圆形匹配,即弧形插板为圆弧形,圆弧半径等于桩模外半径,插入后正好贴合在桩模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在桩模上设置多个抽拉式活动进料口,由于进料口与地面接近,可通过直接在地面往进料斗中灌注混凝土,不需要将混凝土输送到离地面较高的高度,因此不需要卷扬机,节省能量,操作方便。
(2)混凝土从接近地面的位置灌注到桩模,减小了混凝土下落高度,减小了离析的可能性。
(4)由于混凝土下落高度的减小,混凝土灌注时下落的能量减小,从而减小了混凝土向外侧的挤压,减小了充盈系数,因此节省了材料。
(5)弧形插板盖上后,紧贴桩模外壁,基本不增加桩模尺寸,也没有减小桩模内部空腔的体积,不影响钢筋笼的放置和混凝土的下落。
(6)弧形插板与桩模之间设置密封圈,密封性好,不漏水,保证了成桩质量。
(7)在侧面不同位置错位开口,避免了在一条线上开口数量多,防止了钢模某个位置强度因应力集中下降。
(8)进料口采用抽拉式活动插板,操作方便快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弧形插板和活动连接头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活动进料斗灌注混凝土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如下:
桩模1、弧形插板2、开孔3、(U形)轨道4、卡槽5、活动连接头6、连接铰7、活动进料斗8、地面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恒大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恒大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面带触摸按键的智能马桶
- 下一篇:治疗和诊断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