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624.3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学飞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耸入 高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完成高空输送任务的可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高空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涉及气象观测、航空航天、无线通讯、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由于受到人类生理特征及大气环境的限制,上述高空作业成本巨大,如何利用简易的办法或工具实现上述高空实践活动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尽管如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迪拜塔)已达828米,但向1000米、10000米高甚至100000米以上高层空间发展的建筑物或结构体的应用技术还是一项空白,制约着人类高空生产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有助于实现多种高空实践活动、降低高空作业成本、促进人类高空实践活动发展的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它包括底座、圆柱管、介质注入口和介质注入管道,圆柱管固定在底座上,其顶部封口,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圆柱管和底座构成密封腔体,所述介质注入口设在密封腔体上,它与介质注入管道连通。
上述一种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所述圆柱管外面套装加强布衣套,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设有顶盖载物结构。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所述介质注入管道上安装压力表和压力控制装置。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所述圆柱管外面还设置斜拉线,所述斜拉线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所述圆柱管采用单级多层结构形式。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所述圆柱管的外面套装刚性支撑体,所述刚性支撑体为可伸缩的多层套装圆柱体结构。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它以串联方式组成多级充压柱,在上下两级充压柱之间设置加强筋。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它以并联方式组成并列充压柱,在并列充压柱的顶端设置载物平台。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它以串联与并联结合方式组成多级塔形充压柱,在上下两级塔形充气柱之间设置搭载平台。
上述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它由两根以上充压柱并联为一个支撑单元,再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支撑单元组成支撑体,在支撑体顶端设置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中心开设通孔,在载物平台上设置滑轮组件、牵引绳和围栏,所述牵引绳穿过通孔直通地面,支撑体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要求,在其密封腔体内可分别充入气态和液态两种类型介质,也可同时充入气态和液态介质,液态介质多用于超高压细管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密封腔体内充入具有一定压力的介质为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的顶盖载物结构提供托举力,用于承载高空活动物体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在圆柱管外面套装加强布衣套,该加强布衣套由高强材料制成,并混有可以防雷击和冰雪的导电发热纤维;本实用新型在介质充入管道上设置了压力表和压力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对填充介质压力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密封腔体因过载出现爆裂现象;本实用新型在圆柱管外面设置了斜拉线,提高了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并联及串联与并联的组合方式,可搭建不同高度及不同承载能力的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组合体,以适应不同的高空作业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使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重量减轻90%以上。总之,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实现多种高空实践活动,降低了高空作业成本,从而促进了人类高空实践活动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单级多层腔体结构形式充压柱示意图;
图3是刚性支撑体、密封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以串联方式组成多级充压柱示意图;
图5是以并联方式组成并列充压柱示意图;
图6是以串联与并联结合方式组成多级塔形充压柱示意图;
图7是3000米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示意图;
图8是1000米载人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100000米耸入高空的充压结构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B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受力分析图;
图13是加强布衣套和圆柱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学飞,未经董学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