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733.1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昕;甄锡云;宋志斌;王伟;刘影;姜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化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21***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介入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进行冠脉介入时,均需要通过腔式导入针将导丝送入心脏。现有的导引针为单腔,只能送入一根导丝。但行冠脉介入术时,对于开口病变、分叉病变、复杂弯曲病变时,需要送入两根导入丝。现有的导引针在采用双导丝时需要来回穿插使用,操作相对复杂,程序琐锁。因此,广大从事心外科医务工作人员均企盼能有一种结构更合理、简单易行的双腔导入针,可一次性完成两根丝的导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使之成为双腔结构,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主要有针座,平头针管,其特征是:在平头针管腔内置有隔板,使其成为双腔导入针。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其所述的隔板末端处于针座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2)由于改进后的导入针为双腔结构,可一次同时向心脏患处导入两根导丝,可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3)所述的隔板末端处在针座内,在进行导丝导入时,将导丝沿针座内隔板进行导入管,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针座;2-平头针管、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从图1、图2可见,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主要有针座1,平头针管2,其特征是:在平头针管腔内置有隔板3,使其成为双腔导入针。
见图2,上述的一种改进的冠脉介入术导引针,其所述的隔板末端处于针座内。
本发明主要是将导入针的外径稍微加大,但同时又小于导入管的内径。在导入针内腔中设置隔板,从而使导入针可同时导入两根导丝,可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化集团公司,未经吉化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管介入机器人导丝驱动盒
- 下一篇:腹腔镜术后引流管管体外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