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945.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白新梅;刘宝;刘国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回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载物盘上的防回退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传送装置在一些仪器设备中被广泛使用,物品被自动传送到某一位置时,被推送到一载物盘,做其他处理。如果物品进入载物盘以后,在偶然的外界干扰下向载物盘入口回退,则下一个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阻碍,发生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进入载物盘的物品可能回退从而阻碍下一个物品正确移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回退装置,设置在载物盘的入口端,用于防止进入载物盘的物体回退,包括挡块、扭簧、基座和转轴;
所述挡块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在所述挡块转动到竖直方向时,所述挡块上端通过所述载物盘上的通孔高出于所述载物盘表面,所述挡块的下端具有容纳所述扭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贯穿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凹槽内,扭簧本体贯穿在所述转轴上,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凹槽的顶壁,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基座上,以使所述挡块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在扭簧的支撑下自动转到竖直位,而在挡块受到载物盘上物体的推力及重力作用时克服扭簧的作用力转动;
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挡块的后方,防止所述挡块向所述载物盘的入口端方向转动,所述基座固定于外设装置上,支撑所述扭簧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挡块的上表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沿进入载物盘的方向逐渐上升。
进一步,所述基座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挡块左右两边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扭簧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固定部贯穿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基座的固定部与所述转轴机械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转轴上具有多个由所述挡块、扭簧、基座组成的阻挡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进入载物盘的物品回退,从而不影响下一个物品的正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回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回退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回退装置用在自动传送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回退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由自动传送设备推送入载物盘的物品可能在外界干扰下回退,从而干扰下一个物品正确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物品从载物盘回退的装置。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防回退装置,设置在载物盘的入口端,用于防止进入载物盘的物体回退,包括挡块1、扭簧2、基座3和转轴4;
所述挡块1通过转轴4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基座3上,且在所述挡块1转动到竖直方向时,所述挡块1上端通过所述载物盘上的通孔高出于所述载物盘表面,所述挡块1的下端具有容纳所述扭簧2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贯穿在所述转轴4上;
所述扭簧2位于所述凹槽11内,扭簧2本体贯穿在所述转轴4上,扭簧2的一端21抵接在所述凹槽11的顶壁,另一端22抵接在所述基座3上,以使所述挡块1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在扭簧2的支撑下自动转到竖直位,而在挡块1受到载物盘上物体的推力及重力作用时克服扭簧2的作用力转动;
所述基座位3于所述挡块1的后方,防止所述挡块1向所述载物盘的入口端方向转动,所述基座3固定于外设装置上,支撑所述扭簧2的另一端22。
当物体进入载物盘时,挡块1在物体推力和压力的作用下,以转轴4为轴向进入载物盘的方向旋转,同时压迫扭簧2,挡块1通过载物盘上的通孔进入载物盘表面以下,物体顺利进入载物盘。物体进入载物盘以后,扭簧2恢复形变,挡块1在扭簧2支撑下,恢复 到竖直位。若物体发生回退,对挡块1产生向退出载物盘方向的推力,由于所述基座位3于所述挡块1的后方,防止所述挡块1向所述载物盘的入口端方向转动,因此物品被挡块1挡住不能回退。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块1的上表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沿进入载物盘的方向逐渐上升,使得当物品进入载物盘时,挡块对物品产生的阻力较小,并且扭簧2只需要产生很小的形变,就能满足挡块1进入载物盘表面以下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部加载棘轮装置
- 下一篇:透明复合基板和显示元件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