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2139.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后盖。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手机开发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手机外观设计也越来越趋于简约化、美观化,手机后盖的设计也随着越来越多样化。现有技术中,手机后盖的设计从外观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凹槽型的,一类是严丝合缝型的。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后盖的开启方式主要是通过指甲或者小刀等尖锐物从后盖的凹槽或者合缝撬起,先将手机后盖与手机机身分开,再慢慢将手机后盖掀开。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后盖的开启方式要么需要指甲来撬开手机后盖,要么需要小刀将手机后盖撬开,这样的开启方式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划到手机用户的手或者划花手机外壳,而且当手机用户的指甲擦了指甲油或者镶了钻,则可能因为手机厚度太大而无法撬开手机后盖或者破坏指甲的美观等。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后盖的开启方式操作不方便,而且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破坏手机后盖的美观性,或者危害手机用户的安全,用户体验效果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后盖,可增加移动终端后盖的开启方式,提高了移动终端后盖开启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增强了移动终端后盖开启的用户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卡扣凸块,穿线孔和拉绳;
所述卡扣凸块固定于所述后盖本体内表面上,所述穿线孔固定于所述后盖本体上,所述拉绳通过所述穿线孔固定于所述后盖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可通过其穿线孔连接拉绳,开启移动终端后盖时可通过拉动拉绳将移动终端后盖与移动终端机身分离,进而慢 慢的掀开移动终端后盖,增添了一种新型的开启移动终端后盖的方式,增强了移动终端后盖开启的安全性,提高了移动终端后盖开启的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中卡扣凸块的一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中穿线孔的一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中穿线孔的一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中穿线孔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二实施例中卡扣凸块与穿线孔的一位置关系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上述移动终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移动终端。下面以手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后盖进行具体地描述。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后盖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后盖,包括:
后盖本体100、第一卡扣凸块10、第二卡扣凸块20、第三卡扣凸块30、第四卡扣凸块40、第五卡扣凸块50、第六卡扣凸块60、穿线孔A和拉绳S;
其中,上述第一卡扣凸块10、第二卡扣凸块20、第三卡扣凸块30、第四卡扣凸块40、第五卡扣凸块50和第六卡扣凸块60固定于后盖本体100的内表面上,上述穿线孔A固定于后盖本体100上,上述拉绳S通过所述穿线孔A固定于所述后盖本体1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2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杆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杆生产连铸机钢带涨紧烘干涂碳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