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驱动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500.1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俊;杜文静;牛立新;吴霞;蔡波;程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通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5/00 | 分类号: | B60T5/00;B60T1/06;F16D65/10;F16D65/833;F16D5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驱动桥。
背景技术
汽车后驱动桥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汽车后驱动桥在制动鼓中的制动蹄采用的是实心结构,同时制动摩擦片是安装在制动蹄上,利用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制动,这种结构设计不仅整个制动器的重量较重,安装拆卸麻烦,而且摩擦制动效果不好、效率低;再则,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比较多且热量不容易散失,导致汽车出现制动热衰退,易引发交通事故,现有的做法就是通过在制动鼓上淋水来对制动鼓冷却降温,然而这种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低、效果差,而且水从车上淋到路上,是要消耗燃油的,造成能源浪费;另外,淋水容易受到气候限制,在寒冬季节会造成路面湿滑结冰,不利于汽车安全行驶。
上述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后驱动桥通常在制动鼓上淋水来对制动鼓冷却降温,冷却效率低、效果差且浪费资源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能通过水循环结构对制动鼓进行高效冷却,冷却效果好且节约资源的汽车后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汽车后驱动桥,包括桥壳总成、装设于所述桥壳总成中部的减速器总成以及装设于所述桥壳总成两端的制动鼓、制动摩擦片、制动器、轮毂和制动气室;所述制动摩擦片和制动器位于所述制动鼓内侧;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蹄和制动底板;所述制动蹄为匹配设置于所述制动鼓内侧的至少一对,每个所述制动蹄的内部均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与外置供水装置连通。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制动蹄大致呈月牙形结构,外侧面与所述 制动摩擦片接触连接,沿所述制动蹄相对两侧的弧形端面边缘分别向内凸设有一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起部,每个所述凸起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冷却室相通的螺纹孔;位于所述制动蹄一侧的所述螺纹孔通过堵件封堵,相对另一侧的所述螺纹孔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外置供水装置;所述制动蹄的一端部设有一体式的第一连接座,另一端部设有断开式的第二连接座;沿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轴向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设有三个隔槽,相邻两个隔槽之间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大致呈矩形的通孔。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制动鼓呈柱形壳体状结构,其沿圆周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铆接孔,一端部向外凸起,另一端部向内延伸并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制动摩擦片呈弧面体结构,其沿所述制动鼓的内侧圆周面均匀分布并与所述制动鼓的内侧壁铆接固定;所述制动摩擦片上均匀布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相匹配的多个第二铆接孔;所述制动摩擦片通过所述第一铆接孔和第二铆接孔再配以铆接件铆接于所述制动鼓的内侧壁。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制动底板的中部呈环状体结构且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一端设有一体式的第一装配座,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断开式的第二装配座;所述第一装配座中部设有连接轴管,沿所述连接轴管的一端部设有大致呈矩形的连接板。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座通过所述连接轴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装配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装配板,每个所述装配板上均设有至少一对安装孔;所述第二装配座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匹配连接。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位于每个所述安装孔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安装孔径向设置且与所述安装孔贯通。
所述汽车后驱动桥,其中:所述桥壳总成为整体式结构,两端对称设有弹簧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汽车后驱动桥结构设计合理,尤其,制动蹄的内部设有冷却室,该冷却室一端封堵,另一端与外置供水装置连接,形成了水循环结构对制动 鼓进行冷却,要比现有的在制动鼓上淋水冷却效果要更好,可以有效地解决汽车制动热衰退,同时也避免了水资源浪费,还能显著提高驱动后桥的使用寿命。传统淋水制动是在汽车制动时通过汽压把汽车上带的水经管路喷淋到各制动鼓上,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燃油的,相对于传统制动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循环结构还可以节省能源。同时,将制动摩擦片沿制动鼓的内侧圆周面均匀分布且与制动鼓的内侧壁铆接固定,使制动蹄的外侧面与制动摩擦片接触连接,这种结构的改变不仅装配拆卸简单、方便,而且还显著提高了制动鼓摩擦制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驱动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驱动桥的制动鼓和制动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驱动桥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通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通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笼对接调整装置
- 下一篇:透气防辐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