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656.6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忠;乔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6 | 分类号: | H01B13/016;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群 |
地址: | 313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织机 用纵包 成型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包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编织工序中的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
(二)背景技术
在同轴电缆结构中,外导体很多情况下采用铝箔纵包加金属合金丝编织的结构,在编织工序的高速编织机上一次完成。生产时通过一种尼龙材质的简易模具成型,模具一般分上模和下模。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一)在本人之前的专利高速编织机纵包成型模具(专利号:ZL201120176310.0)中,介绍了一种聚甲醛材质的编织模具,虽然使用周期比以往尼龙材质的模具要好些,但是使用周期不超过2个月,也会出现明显的磨损痕迹,从而使得铝箔纵包受到严重影响,容易产生纵包开口、皱褶、铝箔断裂等现象,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二)在实际生产中,编织机的上模和下模要求尽可能的垂直对中,由于上模和下模的垂直距离较大,从而不能及时让编织丝覆盖铝箔,导致铝箔可能会出现包覆不紧的状况。而上模和下模的距离一般固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影响编织丝的生产稳定;(三)一般现在使用的下模,铝箔纵报成型的廊长较短,铝箔未完全包覆成型就出模口, 导致铝箔更加包覆不紧凑。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同轴电缆高速编织时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通过下模的改进设计以及模具钢材质的应用,提高了编织生产时上下模具的垂直对中程度,保证了铝箔包覆成型的效果,延长了编织模具的使用周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包括有互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呈中空结构,上模和下模的空心位置对应,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向上外延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中空结构,与下模的中空位置对应。
所述连接部与下模一体成型。
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模具钢材质。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编织下模的上端部由于有一向上的连接部,使得铝箔能够成型充分,包覆更加紧凑稳定;编织下模的上端部由于有一向上的连接部,从而也自然缩短了上模和下模的垂直距离,提高了电缆通过上模和下模时的垂直度和稳定性,并且编织丝可以更快地包覆在纵包好的铝箔上,对成型好的铝箔形成良好的保护;模具材料选用耐磨性能较佳的通用冷作模具钢(SKD11),加工尺寸精度很高,表面耐磨性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可达5年以上),而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简易模具 一般1-2月就要维修或更换,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包括有互相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呈中空结构,上模和下模的空心位置对应,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向上外延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呈中空结构,与下模的中空位置对应。所述连接部与下模一体成型。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模具钢材质。
上述高速编织用模具,模具材质:SKD11模具钢,上模定径区内径为5.8mm。边角的倒角半径为2mm,倒角45度。下模定径区内径为5.4mm;下开口角度为17.2度。定径区与下开口拐角的倒角半径为6mm,倒角为120度。下模的成型廊长长度为18mm,其中,成型廊长有一向外加长结构,长度为8mm。
实际应用后,使用半年后,无任何磨损迹象。铝箔纵包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包覆更加紧凑稳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绝缘增爬帽的防污闪悬式绝缘子
- 下一篇:叠层导体扁平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