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渔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1805.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伟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渔场 | ||
1.一种立体渔场,在闲置的沿海滩涂上,粗滤池、组合滤管、细滤池、沉淀池、水泵、管道、单向阀、阀门、海绵滤芯、沙石滤芯、滤袋、钢质一体滤芯框、活性炭滤芯、细目滤网、钢质滤网、壳体、导热油锅炉、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配电装置、导线、电加热管、油泵、导热油管路、保温油箱、太阳能钢质支架、太阳能吸收镀膜玻璃、太阳能吸收金属板槽、板槽式太阳能保温壳体、石棉保温层、固定压板、密封条、太阳能真空管、鱼池水温调节段、鱼池养殖水道、防水层、护栏、过道、栅栏式复合水闸、结合主体框架建筑顺序建筑安装组合形成立体渔场,主体框架建筑预置有预留框架钢件,设有采光天井及民居,其特征是:由粗滤池、组合滤管、细滤池、沉淀池、管道、阀门、鱼池养殖水道顺序连接形成海水过滤、循环养殖系统,由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导热油锅炉、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配电装置、导线、电加热管、油泵、导热油管路、鱼池水温调节段等顺序安装连接形成水温调节系统,再由这两大系统与主体框架建筑顺序连接安装组合形成立体渔场,立体渔场主体框架建筑框架梁柱上预置有预留框架钢件,主体框架建筑采用整体地基,设有采光天井及民居,鱼池养殖水道设置有防水层、护栏、过道、栅栏式复合水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由管道、阀门、海绵滤芯、沙石滤芯、滤袋、细目滤网、钢质一体滤芯框安装组合成粗滤 池,由活性炭滤芯、滤袋、海绵滤芯、细目滤网、钢质滤网、壳体顺序安装组合成组合滤管,由活性炭滤芯、滤袋、海绵滤芯、细目滤网、钢质滤网、水泵顺序安装组合成细滤池,粗滤池、组合滤管、细滤池所使用的海绵滤芯组为多只的单个海绵滤芯竖向拼接而成,整组的海绵滤芯的进出水端及海绵滤芯之间夹放有细目滤网,其中粗滤池、组合滤管、细滤池通过管道、阀门顺序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海水过滤、循环养殖系统分为进水过滤段和循环沉淀养殖过滤段,进水过滤段由管道、粗滤池、组合滤管、细滤池、水泵、单向阀、阀门、顺序安装连接组合而成,循环沉淀养殖过滤段由鱼池养殖水道、管道、阀门、沉淀池、细滤池、水泵、单向阀、阀门、顺序安装连接组合而成,其中进水过滤段和循环沉淀养殖过滤段重合使用同一段上水管道,通过单向阀控制形成进水和循环水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水温调节系统加热部分别由导热油锅炉加热装置和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两部分组成,装置之间通过油泵及导热油管路循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导热油锅炉加热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配电装置、导线、电加热管、导热油锅炉、导热油管路顺序连接安装组合成导热油锅炉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 置分为板槽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和真空管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可分别采用同型的真空管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或板槽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并且是多组的同型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多组的联装组合而成,同型的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之间通过导热油管路连接互通,由保温油箱、太阳能钢质支架、太阳能吸收镀膜玻璃、太阳能吸收金属板槽、板槽式太阳能保温壳体、石棉保温层、固定压板、密封条、导热油管路顺序安装组合成板槽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由保温油箱、太阳能钢质支架、石棉保温层、太阳能真空管、导热油管路顺序安装组合成真空管式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导热油锅炉加热装置与太阳能导热油加热装置通过导热油管路相互连接循环,通过阀门切换连接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渔场,其特征是:主体框架建筑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建筑而成并采用整体地基,每层鱼池养殖水道墙体内设有防水层,鱼池养殖水道一端设有鱼池水温调节段,鱼池水温调节段内安装有导热油管路,鱼池养殖水道上端设有过道和护栏,鱼池养殖水道内设有栅栏式复合水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伟,未经李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8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