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薄膜材料固化及雾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637.1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0 | 分类号: | B41M5/4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薄膜 材料 固化 雾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薄膜材料固化及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电化铝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工艺技术产品,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其就已强力融入了包装印刷的每个角落,促进了包装材料的创新,特别是闪耀的熠熠光辉在烟酒、高级食品 药品、化妆品等包装领域掀起了“五彩旋风”。在眼花缭乱的膜世界中,新技术不断涌现,应用形式愈发多样,其优点是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色泽鲜明夺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用布、编织布、尼龙布、植绒布、亚克力布、不织布领域中。
然而,由于生产工艺限制,膜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版缝,这种会给后续生产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仅会导致烟包废品率上升,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原辅材料。
电化铝的生产每年夏季都是同行的一大难题,因电化铝的色层材料是双组份的,对高温高湿相当敏感,配好的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需用完,否则就固化,堵塞版辊的网眼,造成上料不均匀,形成色差,每天的材料损失达到上千元,有时甚至停产,影响交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薄膜材料固化及雾化系统,其目的在于: 延长电化铝生产中材料的固化时间及雾化问题,使后道工序上料均匀,减少薄膜色差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解决薄膜材料固化及雾化系统,主要包括温湿控制系统2、电气控制系统3和烘干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保温室1,所述温湿控制系统2、电气控制系统3和烘干系统4均设置在保温室内部,所述温湿控制系统2及烘干系统4均和电气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3安装在温湿控制系统2与烘干系统4之间。
所述温湿控制系统2也与烘干系统4电性连接。
所述烘干系统4包括烘箱5和风机热分散系统6,烘干系统4安装在基膜与轨道外围,烘箱5与风机热分散系统6之间采用过滤网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延长了电化铝生产中材料的固化时间以及薄膜雾化问题,使后道工序上料均匀,减少薄膜色差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造之前电化铝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造之后电化铝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改造之前的电化铝生产系统无控制装置,当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配好的材料容易固化,堵塞版辊的网眼,造成上料不均匀,形成色差,每天的材料损失达到上千元,有时甚至停产,影响交单,造成很大浪费。
如图2所示:在电化铝生产线的原料机头加装一套保温室1,保温室1包括温湿控制系统2、电气控制系统3和烘干系统4,烘干系统4包括烘箱5和风机热分散系统6,烘干系统4安装在基膜与轨道外围,电气控制系统3一端与温湿控制系统2连接,随时测试并保持保温室1内温度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保持恒温状态,进一步延长材料固化时间,电气控制系统3另一端与烘干系统4连接,温湿控制系统2与烘干系统4连接,在设备高速运转过程中,根据膜卷与轨道间距离,调整烘箱5位置,烘箱5与风机热分散系统6之间采用过滤网隔开,使烘箱5内部热风与外界空风形成对流,可有效解决薄膜雾化问题。
具体工作过程:
通过电气控制系统3,控制温湿控制系统2,使保温室1一直处于恒温状态,通过电气控制控制系统3控制烘干系统4,随时测试并保持保温室内温度随着外部环境变化,时刻保持一种恒温状态,进一步延长材料的固化时间,在烘干系统的内部,根据膜卷与轨道间距离,调整烘箱5位置,通过风机热分散系统4,实现烘箱5内部热风与外界空风形成对流,从而可以有效延长电化铝生产中材料的固化时间及雾化问题,使后道工序上料均匀,减少薄膜色差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节约了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