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732.2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芳;陈遵厚;苗建程;杨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6 | 分类号: | E04F21/16;B05D3/06;B05D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紫外 快干 防护 固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面存在容易被污染、刮磨和腐蚀等缺点,例如瓷砖用久了以后容易出现裂缝、瓷砖缝隙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理干净、木地板容易被尖锐的东西刮花,这样会使得地面失去了原有的内在性能和外在美观,且很多地面还存在暗淡无光、不够平整等问题。因此,申请人在地面上喷涂一层紫外快干防护剂,由于紫外快干防护剂自然固化较慢,故需要设计一种快速固化紫外快干防护剂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固化效率高的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端部与悬臂杆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悬臂杆的前端部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设置有紫外线灯管,所述车体的后端部通过横轴与推杆的下端部相铰接,所述推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扶手,所述车体内设置有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车体外侧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的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杆的后端部通过竖轴铰接于车体上,所述车体设置有驱动悬臂杆绕铰接点左右旋转的电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杆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灯管固定安装于升降座的底侧,所述升降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罩体内的纵向平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升降座的定位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部设置有抽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光照面积大且固化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最快、最大范围地光固地面上的紫外快干防护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悬臂杆,3-罩体,4-紫外线灯管,5-推杆,6-扶手,7-控制面板,8-电动机构,9-升降座,10-定位螺栓,11-抽风装置,12-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地面紫外快干防护层固化设备,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前端部与悬臂杆2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悬臂杆2的前端部设置有罩体3,所述罩体3内设置有紫外线灯管4,所述车体1的后端部通过横轴与推杆5的下端部相铰接,所述推杆5的上端部设置有扶手6,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单片机等,所述车体1外侧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的控制面板7。
在本实施例,所述悬臂杆2的后端部通过竖轴铰接于车体1上,所述车体1设置有驱动悬臂杆2绕其铰接点左右旋转的电动机构8,所述电动机构8可以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为了扩大紫外线灯管4的照射范围,所述悬臂杆2可以伸缩杆,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悬臂杆2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所述推杆5可以绕其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推杆5也可以是伸缩杆,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推杆5的长度,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固化效果,所述紫外线灯管4固定安装于升降座9的底侧,所述升降座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罩体3内的纵向平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罩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升降座9的定位螺栓10,以便于随时调整紫外线灯管4与地面的照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为了降低延长紫外线灯管4的使用寿命,所述罩体3上部设置有抽风装置11,以随时将罩体3内的热量排出,所述罩体3和车体1上均开设有通风孔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