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化测试设备的冷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857.3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桂萍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G01R1/06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测试 设备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子元器件老化测试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子元器件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寿命做一个评估,尤其是在极限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下老化评估。在进行老化测试时,通常采用热电偶采集电子元器件的壳温,这样,老化监测系统的控制单元就可根据热电偶采集到的温度,将电子元器件的壳温基本控制在一固定温度上,仅允许其在该固定温度的上、下限范围内(通常为士1一2℃)波动。目前用于电子元器件老化测试的结构主要是以制冷实现控温,以水冷和油冷为主,这类控温方式主要是在老化测试设备中设计冷板结构,有的冷板组设在冷却器上,通过冷却器交换使冷板温度降低,有的冷板则通过复合结构设计,实现在冷板内通入冷却液体,如中国专利第201120226849.2号的冷却装置,该技术可相对提升冷板的温度管控效果,但结构复杂,增加制作难度及泄露风险,同时冷却装置的冷却管道呈弯曲状分布,以致冷却液流动阻力较大,影响热交换,还是需要改进。
本申请人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实用,能快速升温、降温,且精确控温的老化测试设备的冷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易制作,能快速升温、降温,且精确控温的老化测试设备的冷板结构,符合产业利用,使用寿命长,不易泄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老化测试设备的冷板结构,包括板体,该板体内部设有相互交叉连通的直孔,于板体的一侧面上设有连通直孔并形成回路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设置在板体的底侧面上,而板体之与底侧面相背对的上侧面组设有测试治具,测试治具至少包括夹具和测试电极针;直孔与板体的上侧面平行。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测试电极针活动组装在夹具上,夹具通过可调式结构组装在板体上;夹具上设有可供测试电极针非工作形态停放的绝缘部。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测试电极针垂直板体的上侧面,而夹具为平行设置在板体上侧面的相对望的夹板,夹具平贴板体上侧面组装,夹具上设有调节长孔,相应螺钉穿设调节长孔而将夹具锁定在板体上侧面上;测试电极针的一侧设有挂耳,挂耳的外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于夹具上;绝缘部为设置在夹具夹口内侧顺着夹具沿伸的一体化胶条。
所述板体内部的直孔为相互垂直交叉,包括数条横孔和分布在横孔两端的两条纵孔,进出口分设在两条纵孔上;板体内部的直孔通入冷却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式的板体,板体内部设有相互交叉连通的直孔,直孔直接以钻孔加工获得,结构简单化,易加工,与板体一体化结构,密封性好,耐用且不易泄露、污染,使用寿命长;冷却液进入直孔流动性好,利于提升热交换,能快速升温、降温,且精确控温,有助于提升测试质量及效率,符合产业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测试治具直接安装板体的上侧面,板体的上侧面形成测试承载面,结构简洁,易组装及维护,测试治具的夹具具有移动式的可调性,操作相当方便及稳定,测试电极针以铰接转动设置,灵活性好,大大提升设备的可操作性和运行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板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板体的组设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桂萍,未经曹桂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