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726.5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兆梓;薛艳霞;任社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兆梓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十字 交叉 地下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需信号灯、可顺畅通过十字路口的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对流通的制约日益凸现,地铁等公共交通只有部分人乘坐,私家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各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十字路口建立交桥是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很好的手段,但多数立交桥仅能直行和右转弯,没有能在桥上直接进行左转向和调头反向行驶的高架桥,而且常见的立交桥又高又大,一般都存在占地面积大、层数多、所耗建筑材料多、投资成本大、施工周期长、修建难度高等问题,因而,降低成本且可快速完工的立交桥设计成为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身高度低、投资少、施工周期短的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包括纵向直行机动车道、横向直行机动车道,所述纵向直行机动车道设置在桥的顶层,横向直行机动车道垂直穿过该纵向直行机动车道底部且二者形成十字形交叉,所述横向直行机动车道、纵向直行机动车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左转弯车道、右转弯车道、折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直行机动车道、纵向直行机动车道及其两侧的左转弯车道、右转弯车道使用立体十字交叉双层结构,可有效保证直行、左转弯、右转弯的一次性通过,无需使用信号灯,保证了交通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直行车道的两侧顺序设置有左转弯车道、右转弯车道、折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所述横向直行车道的两侧顺序设置有左转弯车道、折回机动车道、右转弯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该技术方案中对纵向直行车道两侧的各种车道、右侧直行车道两侧的各种车道进行排序,以便于形成有序的行车通道,同时保证立交桥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左转弯车道通过半圆形左转弯机动车下坡道下行到桥的底层后穿过纵向直行机动车道的下方、再上坡后并入横向直行机动车道;所述横向左转弯车道通过下坡车道到达桥底后穿过纵向直行机动车道、再通过半圆形左转弯机动车上坡车道并入纵向直行机动车道。该技术方案的左转弯车道结构可保证其不与其他车道相冲突,同时还可使得车辆流畅的完成左转弯。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右转弯车道先到达桥的顶层后再右转弯并入横向直行机动车道,横向右转弯车道先到达桥的顶层后再右转弯并入纵向直行机动车道。该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为左转弯车道留出空隙,同时不影响桥下的车道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折回机动车道经过弧形地下隧道连接马路两侧车道,横向折回机动车道经过桥顶层的弧形弯道连接马路的两侧车道。该结构同样为了避免各种车道相冲突二设计的。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非机动车道、纵向人行道均设置在隧道内,横向非机动车道、横向人行道设置在桥底。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使得整个立交桥的一半非机动车道采用地下结构,非机动车是经下坡道和上坡道穿过地下隧道和桥的底层的,行人是经过地下隧道和桥的底层完成十字路口的穿行,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非机动车、行人及桥上的机动车不停的连续穿过十字路口,保证交通的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非机动车道专用隧道的两端入口处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非机动车上下坡车道,纵向人行道两端入口处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人行道上下阶梯。上述结构为隧道口常用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右转弯车道与横向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备用横向直行机动车道。该横向直行机动车道用于通行高度不同的机动车,进而保证立交桥可通过各种中、高车辆。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直行机动车道的桥孔高度为1.7~2米,备用横向直行机动车道的桥孔高度为2.8~3.5米。这样横向直行机动车道可用于通过高度较低的小型车辆,而备用横向直行机动车道则用于通过高度较高的大型车辆,保证立交桥的实用性,设计十分人性化,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立交桥,为降低主桥的高度,减少主桥的占地面积,桥孔以上的顶层采用钢结构焊接组装而成。凡是跨越桥孔顶层桥面的厚度都是50厘米,用钢材制成。跨度不超过7米,桥面承重60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立交桥与普通立交桥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兆梓,未经薛兆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换热管串套翅片的导向头
- 下一篇:一种窄轨曲线轨道结构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