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座椅及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119.3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罗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座椅 及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的可折叠式座椅领域。
背景技术
图1揭示了一种典型的乘用车折叠座椅组件,其包括乘用车副驾驶座椅1’及位于该副驾驶座椅1’后方的后排座椅2’,其中副驾驶座椅1’前后滑动的调节范围在130mm~260mm之间,靠背11’角度调节前向约20度、后向约50度。所述副驾驶座椅1’靠近乘用车的仪表板3’。当后排乘客4’坐在该后排座椅2’上时,由于受到前排副驾驶座椅1’的影响,后排乘客4’的腿部空间非常有限,舒适性较差。
请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副驾驶座椅1’是可以折叠的,为了解决后排乘客4’的舒适性,在使用时可以将副驾驶座椅1’的靠背11’调至最前角度、滑轨移至最前位置。与图1对比可知,后排乘客4’的腿部空间有所增加,但仍然限制了后排乘客伸展腿部空间至舒适位置的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座椅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大折叠幅度的折叠座椅及其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座椅,其包括滑轨、坐垫、靠背及枢接于滑轨和坐垫之间的翻折运动机构,所述靠背能够相对于所述坐垫进行翻折,所述翻折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及相互枢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卡持部能够与第一支撑体锁定或者脱离,所述第二卡持部能够与第二支撑体锁定或者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体枢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以支撑所述坐垫,所述折叠座椅能够在打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调整,所述打开位置为所述第一卡持部与第一支撑体锁定,同时所述第二卡持部与第二支撑体锁定;所述折叠位置为所述第一卡持部与第一支撑体脱离,同时所述第二卡持部与第二支撑体脱离,且所述靠背能够在所述折叠座椅处于折叠位置时翻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包括前端及后端,所述靠背枢接于所述坐垫的后端,当所述折叠座椅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坐垫呈后端高、前端低的倾斜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的前端在折叠位置处距离所述滑轨的高度小于在打开位置处距离所述滑轨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持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后方,所述第二卡持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前下方,所述第一卡持部及所述第二卡持部均枢接于所述滑轨上,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体脱离时,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枢接于第一枢轴,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枢接于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滑轨枢接于第三枢轴,所述第二枢轴高于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高于所述第三枢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持部呈勾状,所述第二卡持部呈直条状,所述折叠座椅设有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第一支撑体锁定时用以防止第一卡持部过度旋转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折叠座椅还设有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第二支撑体锁定时用以防止第二卡持部过度旋转的第二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折叠座椅从打开位置翻折到折叠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靠背的翻折角度接近90°。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座椅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折叠座椅下方的滑轨,且该组件与所述折叠座椅相枢接,所述叠座椅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前后移动,所述叠座椅为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座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座椅在折叠后能够向前移动直至汽车仪表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座椅沿着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距离大于2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折叠座椅及折叠座椅组件能够在第一、第二卡持部解锁后,继续翻折靠背,使所述靠背翻平,从而增大了折叠座椅的折叠幅度,节省空间。另外,当折叠座椅翻折后,后排乘客甚至可以把腿搁在折叠座椅的靠背上以提高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典型乘用车设计状态仪表板、副驾驶座椅、后排座椅、前后排成员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将图1中副驾驶座椅的靠背调至最前角度、滑轨移至最前位置后,后排成员腿部空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座椅处于打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折叠座椅的靠背向前翻折使第二卡持部脱离第二支撑体,并带动座垫前端下降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靠背进一步向前翻平以处于折叠位置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装置
- 下一篇:2000秒度硝化棉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