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871.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娜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G02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阀 滤光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固定方式稳固可靠,便于组装,密封性好的新型钟摆式滤光片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滤光片是一个使用在各种摄影照相器材的镜头上的一个辅助工具,例如在长时间拍摄时,白天时段的光线较强,射入镜头的光量较大以及各种可见光的波长都会射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而使得影像显得会过亮或是产生各种色偏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滤光片将一些频段的波长的光过滤掉,例如紫外光、红外光等需要滤掉的光线,使摄影器材擷取到的影像是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另外在夜间的时候,由于光线已经不足,此时各种微弱的光线反而可以帮助摄影器材擷取到的影像能够更清晰,也因此夜间的情况就不需要使用滤光片。
一般的滤光片切换器要么采用马达驱动滤光片来实现滤光片切换要么采用通电的线圈来控制滤光片切换,然而已知的滤光片切换器在结构设计上都有很大弊端,要么底座与其他器械接口不能很好的进行稳固的连接,要么传感器框与底座的结合处密封性不够,发生透光现象,影响滤光片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其结构设计更优良结合更稳固安装更方便。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所述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盖板,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一滤光片座,所述底座和盖板的结合通过安装槽相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孔位,所述固定孔位含有铜螺母,所述底座上设有三处通孔,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PCB板和拨杆,所述拨杆与底座内转盘为塑胶连体设计,所述底座的底部与传感器框做连体设计,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导线出口处,所述盖板上设计有凸台。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PCB板与底座的固定方式为贯柱焊接。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传感器框的高度和大小传感器的高度和大小相一致。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底座进一步设置有导磁片,所述导磁片固定在底座一个凹槽内。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滤光片座设置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凸台固定。
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与传感器框为连体式设计,传感器框的大小能和传感器的大小相一致,所述底座内安置有滤光片座,滤光片座内固定安装有滤光片,于所述滤光片座内设有:一拔杆,设在底座内部的一侧,与底座内一转盘为塑胶连体式设计;一弧形轨道,设在底座的中部位置;所述滤光片座设在弧形轨道上;一线圈组,套设于所述转盘上,并通过导线连接着一外接驱动电源;一导磁片,嵌在底座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安装座组装切换面有固定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底座固定孔位设计有铜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底座上设计有三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PCB板固定方式为贯柱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传感器框与底座为连体式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传感器框能与不同尺寸的传感器相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驱动线圈的导线在底座上为穿孔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导磁片嵌在底座末端的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拔杆与底座内部转盘为塑胶连体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滤光片通过卡槽固定在滤光片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滤光片切换器中,所述盖板上设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结构紧凑,组装方便,采用镜头座和安装座连体式全金属设计,使用寿命更长结合更稳固,独创的安装座切换面上的三处通孔设计让滤光片底座和盖板能更稳固的结合。底座与传感器框的连体式设计能很好的避免光线透过,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拨杆与转盘立体结构图;
图中:盖板7;底座8;卡位4;通孔9;凸台10;铜螺母11;传感器框12;穿孔13;转盘14;拨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娜,未经张艳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安全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双厚卡合边的防盗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