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充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871.0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丁伯龙;龚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隆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6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智能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既可用充气、同时又可用于抽真空等用途的多用途智能充气泵。
背景技术
采用12V直流电充气泵通常用于车用,如对汽车轮胎进行临时充气,以保证汽车在轮胎气压不足或漏气的情况下,通过充气泵对轮胎充气后可以开车到修理厂。现有的充气泵通常包括一个壳体、置于壳体内的采用12V直流电的高压离心风机等,通过高压离心风机把空气进行压缩成高压气体,并通过充气管排出对轮胎进行充气;在某些场合也会用到充气泵,如在游艇上,需通过充气泵可以对救生圈、橡皮救生艇进行充气,还有如对充气床垫进行充气时,现有的充气泵采用的高压力、小流量的高压离心风机需较长的充气时间,在充气时,操作人员需始终站在充气泵的旁边观察压力表的数值,以防救生圈、橡皮救生艇充气过载,并且,现有的普通充气泵除了充气,没有其它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充气、抽真空,同时具有压力监测和自动停机的多用途智能充气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智能充气泵,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高压离心风机,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根充气管,所述壳体内还具有一个吹吸二用风机,所述吹吸二用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露出于壳体外,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个双联开关,所述双联开关分别与高压离心风机和吹吸二用风机控制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个可调压力表,所述可调压力表与高压离心风机控制连接。
所述壳体的侧面具有二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二根软管,所述软管与吹吸二用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匹配。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智能充气泵,通过增设低压力、大流量的吹吸二用风机,可用于对压力要求不高的救生圈、橡皮救生艇进行快速充气,并且还可以抽真空,同时,通过可调压力表对高压离心风机的控制,可以预先设定充气压力,并在达到设定压力后充气泵自动停机,方便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高压离心风机, 4-吹吸二用风机,5-进风口,6-出风口,7-双联开关,8-可调压力表,9-凹槽,1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智能充气泵,包括一个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高压离心风机2,所述高压离心风机2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根充气管,通过高压离心风机2把空气加压成高压气体,再通过充气管输出,即可对轮胎等进行充气,综上所述,与现有的普通充气泵的结构基本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智能充气泵的创新点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具有一个吹吸二用风机4,所述吹吸二用风机4的进风口5和出风口6分别露出于壳体1外,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个双联开关7,所述双联开关7分别与高压离心风机2和吹吸二用风机4控制连接。通过双联开关7可分别开启高压离心风机2和吹吸二用风机4,并且高压离心风机2和吹吸二用风机4不能同时启动。当低气压、大流量的吹吸二用风机4启动时,通过出风口6,可对压力要求不高的救生圈、橡皮救生艇进行快速充气,通过进风口5,还可对救生圈、橡皮救生艇等进行抽真空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智能充气泵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个可调压力表8,所述可调压力表8与高压离心风机2控制连接。通过在可调压力表8上预先设定目标压力,然后开启充气泵,当被充的轮胎等达到目标压力后,高压离心风机2自动停机,充气泵停止充气,防止充气过载。
利用进风口5和出风口6进行抽真空、充气时通常会利用软管10进行连接,即把软管10的一端连接到进风口5或出风口6上,把软管10的另一端连接到待抽真空或充气的地方,开启吹吸二用风机4即可,所述软管10通常设有二根,通常二根软管10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根较长的软管10,为使软管10的贮藏既不影响充气泵整体的体积,同时又防止软管10的丢失,所述壳体1的侧面具有二个凹槽9,所述凹槽9内嵌有二根软管10,所述软管10与吹吸二用风机4的进风口5和出风口6相匹配。具体的说就是所述凹槽9的开口略小于软管10的直径,这样软管10既能方便的嵌入凹槽9、从凹槽9中取出,同时又不易从凹槽9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隆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虞隆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