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099.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崔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标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控式铅酸 蓄电池 提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手。
背景技术
对于重量较的蓄电池,其提手一般设计成尼龙绳,采用尼龙绳做提手,虽简洁,但不耐用也影响蓄电池的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耐用且外形美观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手,由两个滑动配合且开口朝向对方的U形提把手构成,其中,第一提把手的两支臂的内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对下行限位块和一对上行限位块;第二提把手的两支臂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提把手上的上行限位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滑槽开口端的开口方向与第二提把手的U形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外形美观,当要提重时,将第二提把手从第一提把手中拉出即可,当搁置不用时,将第二提把手缩进第一提把手内,方便且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提把手;11-下行限位块;12-上行限位块;13-枢轴;2-第二提把手;2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手,由两个滑动配合且开口朝向对方的U形提把手(第一提把手1及第二提把手2)构成,其中,第一提把手1的两支臂的内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对下行限位块11和一对上行限位块12,所述下行限位块11为楔形结构的限位块,位于第一提把手1支臂的下端位置,所述上行限位块12为T形结构的限位块,位于第一提把手1支臂的顶端位置。
第二提把手2的两支臂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提把手1上的上行限位块12相匹配的T形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滑槽21开口端的开口方向与第二提把手2的U形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参阅图2和图3所示,装配时,将第二提把手2的滑槽21的开口端对准第一提把手1的下行限位块11,从中穿过,将第二提把手2装在第一提把手1上,然后旋转第二提把手2,使其与第一提把手1平行,并确保上行限位块12与滑槽21的开口端对齐后,接着反方向拉动第一提把手1和第二提把手2,使上行限位块12在滑槽21内滑动,直至被滑槽21的封闭端卡住,完成整个提手的装配过程,便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提手。
进一步地,在第一提把手1的两支臂的外表面上,与上行限位块12相对的位置处,设有一对枢轴13,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提手安装在蓄电池的外壳上。当要提重时,将第二提把手2从第一提把手1中拉出即可;当搁置不用时,将第二提把手2缩进第一提把手1内,其设计新颖,外形美观,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标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标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