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面除油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983.4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澜;陈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秦少林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油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尤其是一种水面油污清除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仅2010年,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事故,就造成海底石油泄露达数月之久。对于此类大面积的漏油污染,使用传统除油方法(如喷洒化学除油剂),不仅耗资大、还不能根本清除海面原油;而使用头发、毛毡、草垫等吸附物质进行吸附以及人工打捞等方法同样效率较低、收效甚微。因此,使用燃烧除油法便成为常用的除油方法,即点燃海面上的油污,通过燃烧来清除油污,既简单又快捷。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危险,不易控制燃烧范围,有时也存在不易点燃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应用广泛、操控便利的海面除油船。
本实用新型包括船体以及螺旋浆,在船体的船头前方设有控制塔台,两者通过金属杆或金属桥连接组成一体;所述控制塔台由基座和控制台组成,基座为空心舱体结构,顶部设有圆柱体控制台,在控制台内安装两台遥控电机,每台遥控电机分别驱动各自的金属连接臂;所述金属连接臂为水平状态,顶端与弧形隔离板垂直固接,所述的两段弧形隔离板贴合时组成整体弧形段。
所述弧形隔离板为耐火防水材料制成,整体为空心壳体结构,内侧表壁与控制塔台之间另用钢丝绳连接,在钢丝绳表面缠绕吸油棉。
所述船体尾部安装螺旋桨,在船体顶部设有透明防火罩。
使用时,使用者驾船驶入漏油海域,然后远程遥控控制塔台内的电机,电机驱动金属连接臂转动,带动两块弧形隔离板向中间贴合,组成整体弧形板,通过弧形隔离板将一部分浮油与其他油污隔离开来,而钢丝绳表面的吸油棉会吸收部分浮油,此时将吸油棉点燃,通过燃烧的吸油棉将火苗传入海面的浮油上,点燃浮油,使浮油在隔离板范围内燃烧。当隔离板内侧的浮油烧尽后,通过遥控电机带动弧形隔离板打开,向前推进船体,继续使用隔离板将其他部分的浮油隔离,再进行燃烧除油。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处在船体内,被船体和防火罩保护,提高安全性。维修时,使用者可沿着船体前端的金属桥移至控制塔台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安全性高,可点燃清除海面的油污,提供安全的海面清洁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为船体、2为螺旋浆、3为控制塔台、4为金属桥、5为金属连接臂、6为弧形隔离板、7为钢丝绳、8为吸油棉、9为防火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简图中,包括船体1以及螺旋浆2,在船体的船头前方设有控制塔台3,两者通过金属杆或金属桥4连接组成一体;所述控制塔台由基座和控制台组成,基座为空心舱体结构,顶部设有圆柱体控制台,在控制台内安装两台遥控电机,每台遥控电机分别驱动各自的金属连接臂5;所述金属连接臂为水平状态,顶端与弧形隔离板6垂直固接,所述的两段弧形隔离板贴合时组成整体弧形段。
所述弧形隔离板为耐火防水材料制成,整体为空心壳体结构,内侧表壁与控制塔台之间另用钢丝绳7连接,在钢丝绳表面缠绕吸油棉8。
所述船体尾部安装螺旋桨,在船体顶部设有透明防火罩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