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921.3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峰;唐亚松;王军;赵江;訾标;王艳金;富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表面 抛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料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加工行业在对直管端部内外表面进行抛光工艺处理时,均采用抛光设备。此种设备只能安装1片砂布页轮,对管端内外表面抛光时必须进行2次操作(先外后内或先内后外)来完成加工。而且由于加工管料直径的差异,在进行管端内表面抛光过程中必须根据管径来更换对应尺寸的砂布页轮,以便于满足管端内壁抛光工艺。由于这种频繁操作使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加工行业对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通过在床身上设有一套外抛光装置和一套内抛光装置,能保证管端内外表面同时进行抛光。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表面一侧设有两根直线导轨,所述两根直线导轨上并列设有可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的一套外抛光装置和一套内抛光装置。
进一步,所述外抛光装置包括外抛滑板、外抛电机、外抛主轴、外抛光轮及外抛气缸;所述外抛主轴一端与所述外抛电机相连接,所述外抛主轴另一端与所述外抛光轮相连接,所述外抛电机与所述外抛主轴固接在所述外抛滑板上,所述外抛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外抛滑板的下方固设有拉杆,所述外抛气缸的缸体固接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外抛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拉杆固接。
进一步,所述内抛光装置包括内抛滑板、内抛电机、内抛主轴、内抛光轮、内抛插入滑板、内抛移动气缸及内抛插入气缸;所述内抛主轴一端与所述内抛电机相连接,所述内抛主轴另一端与所述内抛光轮相连接,所述内抛电机与所述内抛主轴固接在所述内抛插入滑板上;所述内抛滑板上设有插入直线导轨,所述内抛插入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抛滑板的插入直线导轨上;所述内抛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内抛插入气缸的缸体固接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内抛插入气缸的推杆与所述内抛插入滑板固接;内抛移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内抛移动气缸的推杆与所述内抛滑板固接。
进一步,所述床身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夹紧和旋转管料的卡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在床身上并列地设有一套内抛光装置和一套外抛光装置,能保证管料一侧端部内、外表面同时进行抛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抛光过程中,对抛光直径不同的管料无需经常更换对应尺寸的抛光轮,减少了繁杂程序。
(3)通过电气控制,该设备可以实现全自动抛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端内外表面抛光设备,主要用于管端内外壁的铁锈及杂质进行抛光,见到金属光泽,以消除杂质对焊接产生的影响。包括床身1,在床身1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根直线导轨32,在直线导轨上设有可沿直线导轨移动地一套外抛光装置和一套内抛光装置。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在床身上设有一套内抛光装置和一套外抛光装置,能保证管料端部内外表面同时进行抛光,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外抛光装置包括外抛滑板14、外抛电机16、外抛主轴11、外抛光轮10及外抛气缸26。外抛滑板14可移动地设置在直线导轨32滑块上。外抛主轴11安装在外抛主轴座12上,外抛电机16和外抛主轴座12安装在外抛滑板14上,外抛电机16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带轮17,外抛主轴11的一端设有第二带轮13,皮带将外抛电机16上的第一带轮17和外抛主轴11上的第二带轮13相连接。所述外抛主轴11另一端与外抛光轮10相连接,外抛光轮的端部设有锁紧螺母9。外抛滑板14的下方固设有拉杆15,外抛气缸26的缸体固接在所述床身1上,所述外抛气缸26的推杆与所述拉杆15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