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800.7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原春辉;李智飞;修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春辉;李智飞;修典荣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腹股沟 修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补片。
背景技术
成人腹股沟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处突出,通过腹股沟管向内下前方斜行,再穿过腹股沟管外环,形成的疝块,并可下降至阴囊。成人腹股沟疝是在腹膜鞘状突已经完全闭塞以后,因内环部薄弱而形成斜疝,疝囊进入腹股沟管是通过其后壁上的薄弱点而不是在精索之内,是后天获得性疝,故亦称后天性腹股沟疝。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常将不同解剖层次的肌腱膜、肌性组织或黏膜组织缝合在一起,这样使得修补后的局部组织结构破坏、组织张力增加、组织代谢障碍,因此导致手术失败或疝复发。20世纪80年代Lichtenstein等依据腹横筋膜缺损和破坏是导致腹股沟疝根本原因的学说用局部植入式合成高分子网片方法代替传统的修补,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经过20年余年的临床实践,事实证明无张力疝修补具有不扰乱局部解剖关系、无缝合张力、创伤小、病人术后疼痛不适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无张力疝修补注重内环修补,强调在同一解剖层次上进行无张力的缝合,使疝的病理解剖恢复为正常解剖结构。同时,考虑到腹股沟区的生理性防卫机制,尽量恢复其正常生理机能。由于腹横筋膜是防止疝发生的主要屏障,在疝发生后,腹横筋膜的病理解剖变化最先出现,也最严重。因此近年来疝修补术的重点是修复破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手术方式亦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目前,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常采用补片对腹股沟疝进行修补,但通常仅限于采用补片对腹股沟前壁进行修补,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也有的采用补片对腹股沟前壁进行修补外,还采用筛状补片对腹股沟内环进行修补,但是筛状补片容易在腹股沟内环中移动,因此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并且由于补片尤其是筛状 补片的价格昂贵,因此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出发点,提供一种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置在腹股沟内环中的补片,其为纵截面呈哑铃形的中空体;用于安置在腹股沟前壁的平片,其上设有精索孔。
其中,所述补片中部横截面的外圆的半径小于其顶端横截面和底端横截面的外圆的半径。
其中,所述补片的横截面为具有缺口的圆环。
其中,所述补片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缺口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可吸收线。
其中,所述平片横截面的一端呈类椭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精索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中的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补片的纵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补片的任一横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中的平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制作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的完整的网片;
图6是补片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补片;2-平片;3-连接件;21-精索孔;11-顶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包括:用于安置在腹股沟内环中的补片1,其为纵截面呈哑铃形的中空体;用于安置在腹股沟前壁的平片2,其上设有精索孔21。
其中,如图2所示,补片1中部横截面的外圆的半径R小于位于其顶端面11的顶端横截面的外圆的半径R’和位于其底端面的底端横截面的外圆的半径R’’。
如图3所示,补片1的任一个横截面为具有缺口的圆环,并且补片1中部设有用于连接缺口的连接件3,该连接件3为可吸收线,其可以被组织所吸收,其缝接位于补片1中部的缺口,使整个补片呈中部连接,两端向外散开的状态(如图1所示),从而使补片进入腹股沟内环后,其散开的两端可以卡住腹股沟内环的上边缘,从而不易移动。并且,采用上述结构的补片1,既填补了腹股沟内环局部的缺损、起到对腹股沟内环的修补作用,又可以避免张力修补对精索带来的卡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而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片2横截面的一端呈类椭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端与精索孔2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春辉;李智飞;修典荣,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春辉;李智飞;修典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抬过障碍并可在楼梯上行走的轮椅
- 下一篇:一种免缝钮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