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427.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奥罗(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有钢制散热器,它的主要形式是双钢板叠焊成中空板片,中间再加焊薄钢板对流片等结构件而组成。由于其材料为钢制,中间对流片为叠加焊连接,其热传效果比整体式较差,造成散热效果较差,其重量也重,而且水中所含氧对钢板有腐蚀。又由于其结构中钢板为整体,不能根据散热量的大小调整制造,不能适应多品种,多种散热量的散热器的制造,增加了制造成本,经济效益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型散热器,散热量大,升温快,散热单元体的个数可根据散热量的大小增减,从而满足不同规格散热器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平板型散热器,包括长方体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体拼接而成,所述散热单元体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一个管柱和设在管柱外侧壁上的若干侧翼,所述管柱与热源连通。散热单元体的个数可根据散热量的大小增减,从而满足不同规格散热器的要求。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散热单元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个散热单元体拼接在一起的对接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对接结构为设在一个散热单元体一侧的两个卡条和设在另一个散热单元体一侧的两个卡台,两个卡台夹在两个卡条之间且卡条端部顶在卡台的台阶面上或者两个卡条夹在两个卡台之间且卡条端部顶在卡台的台阶面上。结构简单,拼接方便。
作为优选,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散热单元体之间的散热单元体中,设在同一散热单元体上位于同一侧的卡条和卡台通过连接条连接。
作为优选,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散热单元体外围有一开口朝向与之拼接的散热单元体的外框。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管和连通连接管与管柱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一端从连接管侧部伸入连接管内、另一端套设于管柱内。
作为优选,所述管接头和管柱之间设有密封件。
作为优选,所述管接头外壁设有凹槽Ⅰ、所述管柱内壁位于与凹槽Ⅰ对应处设有凹槽Ⅱ,所述密封件为嵌设于凹槽Ⅰ和凹槽Ⅱ之间的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包括两个通过边插板连接的矩形框,其中一个矩形框围在散热结构底部外围、另一个矩形框围在散热结构顶部外围,所述矩形框由前板、后板以及两个边板围成,其中一个边板连接前板的一端和后板的一端、另一个边板连接前板的另一端和后板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围在散热结构顶部的矩形框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若干条状通孔,围在散热结构底部的矩形框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条状通孔。可防止人员烫伤以及异物掉入。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下部侧壁上设有支承挂构、上部侧壁上设有定位挂构,或者所述散热结构下部侧壁上设有伸出框架外的支承挂构、上部侧壁上设有伸出框架外的定位挂构。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平板型散热器,具有以下优点:
1、散热结构采用柱翼设计,即管柱和侧翼配合,散热量更大,效果更好;
2、散热结构为若干散热单元体拼接而成,通过散热单元体与连接管路组合为各种规格外形的散热器,可以根据散热量的大小,增减散热单元体的数量,可适应多品种,多种散热量的散热器的制造;
3、散热结构为全铝制造,散热量大,升温快,对流及辐射结合得更好,热媒通流顺畅,热能利用率高,重量轻,安装简易;
4、外型为平板型,外观造型漂亮,简洁明快,能与各种装饰配合。
5、连接管和管接头以及连接管和连接盒为全焊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最左侧的散热单元体的结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中间的散热单元体的结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最右侧的散热单元体的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8所示,平板型散热器,包括长方体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至少两个散热单元体拼接而成,所述散热单元体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一个管柱19和设在管柱19外侧壁上的若干侧翼18,所述管柱19通过连接管路与热源连通。所述侧翼18呈散射状分布于管柱19的侧部。本实施例中为五个散热单元体依次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散热单元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个散热单元体拼接在一起的对接结构。所述对接结构为设在一个散热单元体一侧的两个卡条20和设在另一个散热单元体一侧的两个卡台21,两个卡台21夹在两个卡条20之间且卡条20端部顶在卡台21的台阶面上或者两个卡条20夹在两个卡台21之间且卡条20端部顶在卡台21的台阶面上,优选两个卡条20夹在两个卡台21之间且卡条20端部顶在卡台21的台阶面上。本实施例的五个散热单元体中,最左侧的散热单元体朝向中间的散热单元体一侧设置卡台21,最右侧的散热单元体朝向中间的散热单元体一侧设置卡条20,中间的散热单元体左侧设置卡条20、右侧设置卡台21,拼接方便,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散热单元体之间的散热单元体中,同一散热单元体上位于同一侧的卡条20和卡台21通过连接条22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散热单元体周围围有一开口朝向与之拼接的散热单元体的外框23,其上的对接结构设在外框23开口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管12和连通连接管12与管柱19的管接头13,所述管接头13一端从连接管12侧部伸入连接管12内、另一端套设于管柱19内。所述管接头13和管柱19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管接头13外壁设有凹槽Ⅰ、所述管柱19内壁位于与凹槽Ⅰ对应处设有凹槽Ⅱ,所述密封件为嵌设于凹槽Ⅰ和凹槽Ⅱ之间的密封圈14,凹槽Ⅰ、凹槽Ⅱ数可为1个、2个或者更多,优选2个,相应的密封圈14与凹槽Ⅰ、凹槽Ⅱ数匹配。所述框架包括两个通过边插板4连接的矩形框,其中一个矩形框围在散热结构底部外围、另一个矩形框围在散热结构顶部外围,所述矩形框由前板6、后板7以及两个边板9围成,其中一个边板9连接前板6的一端和后板7的一端、另一个边板9连接前板6的另一端和后板7的另一端,连接时可用螺钉16紧固,所述连接管12从一个边板9穿入、从另一个边板9穿出。围在散热结构顶部的矩形框设有上盖板5,所述上盖板5上设有若干条状通孔,围在散热结构底部的矩形框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条状通孔,便于散热。所述散热单元为至少两排,每排散热单元公用一个连接管12,所有连接管12汇流至连接盒10,连接盒10通过连接盒盖11穿出边板9连通至热源,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单元件上设有两个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件上的两个散热单元均排成一列,这样,散热结构的散热单元为两排,连接管12也为两个。所述框架下部侧壁上设有支承挂构17、下部侧壁上设有定位挂构24,或者所述散热结构下部侧壁上设有伸出框架外的支承挂构17、下部侧壁上设有伸出框架外的定位挂构24,支承挂构17、定位挂构24保证其位置到位。所述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散热好,抗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奥罗(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努奥罗(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面光螺旋扁管换热器
- 下一篇:铝制平板型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