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声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886.1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领万;陈世强;吴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区银照建材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8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式声测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测管,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声测管。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声测管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比如在建筑领域需要利用超声波探测法来检验桩基的完整性,超声波探测法则需要在桩基的混凝土灌注之前进行声测管的预埋,而声测管安装后的对接头的稳定性和密封效果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目前,对于声测管,有的采用两管分别为内外螺纹结构,这种接法密封性效果差也不易装卸;还有的在中管内设置密封圈,但没有很好的固定密封圈的位置,装卸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安装快捷方便的插入式声测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入式声测管,所述插入式声测管包括顶管、中管、底管、盖帽、底盖和密封圈,所述底盖固定在底管的第一端,所述底管的第二端套接在中管的第一端,所述盖帽盖在顶管的第一端,所述中管的内壁设置有安放密封圈的调位凹槽,所述密封圈用于安放在调位凹槽内,所述顶管的第二端通过密封圈与中管的第二端连接密封固定。
其中,所述调位凹槽的大小与密封圈相匹配。
其中,所述调位凹槽为1-3个。
其中,所述底盖通过焊接与底管的第一端密封固定。
其中,所述底管的第二端通过焊接与中管的第一端相固定。
其中,所述盖帽与顶管密封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稳定性及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底管的另一端通过套接在中管中并焊接一体固定,中管的另一端口处设置有安放密封圈的调位凹槽,将密封圈安放在调位凹槽内,顶管通过密封圈与中管连接密封固定。
b.安装快捷方便:本实用新型顶管通过密封圈与中管连接时可以用液压钳使其密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声测管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插入式声测管,包括顶管1、中管2、底管3、盖帽4、底盖5和密封圈7。安装时,底盖5通过焊接密封固定在底管3的一端,底管3的另一端套接在中管2中并与中管2焊接一体固定。所述中管2的内壁处还设置有两个安放密封圈7的调位凹槽6,将两个与调位凹槽6相匹配的密封圈7安放在调位凹槽6内,顶管1的一端通过密封圈7与中管2连接时用液压钳使其密封固定。盖帽4直接盖在顶管1的另一端达到密封状态即可。这样就实现了顶管1与底管3的连接,并且由于具有好的密封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和水的渗入。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调位凹槽6的数量亦可为三个甚至更多,或者仅有一个亦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区银照建材加工厂,未经重庆市江津区银照建材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