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冷凝冷却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772.7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圣光 |
主分类号: | E03B1/00 | 分类号: | E03B1/00;E03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3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冷凝 冷却 废水 回收 循环 利用 管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属于节水环保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业冷凝冷却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管路结构,它特别适合在印染生产企业安装使用。也可用于其它生产行业对工业废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具有非常显著的节水降耗、保护环境的社会效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工业三废”的不断排放也日益加重了对地表水源的污染负荷,就目前来说,因企业生产所排放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性污染事件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上大部份地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日益紧张,我们人类正面临水资源急剧减少的严峻局面,这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严重问题,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究我国基本国情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常年发生干旱、很多城市也相继出现“水荒”的现象,用水短缺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还会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矿企业在生产用水上的浪费现象却是极为严重的,很多企业并未完善工业废弃水的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工业废弃水并未回收利用而将其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无需讳言,这种现象在纺织印染行业中也是较为突出的,特别是印染设备在连续运行生产过程中就有大量的冷凝冷却废水需要排放,这不仅会消耗掉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是被环保部门重点监测的污染源。怎样回收印染企业的冷凝冷却废水使其在内部封闭循环利用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放数量,这对节约用水、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富有社会责任心的印染企业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并努力希望解决的一个技术性课题,这正是本实用新型所想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工业冷凝冷却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管路结构,它能有效回收机房内排出的冷凝冷却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减排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上述目的是按照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业冷凝冷却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管路结构,它包括地埋式集水池、连接于地埋式集水池的废水收集汇总管、水泵和连接于水泵出水口的回用供水总管,在回用供水总管上连接安装一组供水分支管,在供水分支管上配装有分支供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回用供水总管上配装有高位回水管,高位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于备用贮水池。它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废水收集汇总管将工业机房内所排出的冷凝冷却废水进行集中回收存放于地埋式集水池,再由水泵抽送至回用供水总管并经一组供水分支管分别输送回机房内再供冷凝冷却设备使用,即可形成回收利用冷凝冷却废水的封闭循环管路系统。特别是在回用供水总管上安装高位回水管,能在优先满足一组供水分支管对机房设备供水需要的前提下,将多余的循环水由高位回水管输送到备用贮水池进行贮存作调剂用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述回收冷凝冷却废水循环再利用的封闭循环管路系统的技术方案,能高效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放数量,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更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高位回水管的回水顶管高于供水分支管的出水管口10—15m,在高位回水管上配装回水调控阀。这种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只有在循环水多余至能自行升高翻越10—15m的高位回水管时才会被输送到备用贮水池进行贮存,这对确保一组供水分支管对机房内设备进行优先供水、维持设备安全运行具有关键作用。另外,在高位回水管上配装回水调控阀,可方便地调节控制高位回水管内的水量,这对有效维持设备安全运行也有一定作用。
供水分支管的出水管口与机房内冷凝冷却设备的进水管口相连接。操作配装于一组供水分支管上的分支供水调节阀即可方便地调节分配对应冷凝冷却设备的供水量,特别有利于设备管理和运行操作。
在备用贮水池的底部安装有补水管,补水管的出水端连接于的回用供水总管,在补水管上配装有补水控制阀。这种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管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水量逐渐减少后,可方便地通过补水管对回用供水总管进行补充水量;另外,如果在水泵突发临时故障时,也可改由备用贮水池通过补水管、回用供水总管、再经一组供水分支管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供水,这对继续维持生产设备安全运行也有一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实出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圣光,未经郭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