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容吸附除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350.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广;徐炎华;齐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容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容吸附除盐装置,属于含盐水处理专用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含盐废水的产量逐年增加,来源也更加广泛。如印染、农药、化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食品加工等行业。这些含盐废水中常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如果直接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盐类物质会进入生化过程,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生化处理效果,导致出水难以达标排放。
目前工业上常用加水稀释、蒸馏、电吸附、离子交换、超滤和反渗透等方法来进行预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能够直接进行常规的生化处理。但加水稀释造成了净水资源的浪费;蒸发除盐会产生大量危废;电吸附装置复杂,运行操作不便;超滤和反渗透存在膜污染等问题;使得废水处理运行成本很高,企业难以承受。寻求更加经济高效的除盐方法成了一大热点。近年来,一种新兴的除盐技术——电吸附除盐法得到很大发展。它具有产水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且除盐性能良好;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对进水水质要求不高,再生时不消耗药品;电极间流道宽,不易堵塞。该技术目前工程上主要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现有电除盐装置,如CN202139094U,名称为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该装置由水槽,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正负电极板间隔0.5~2cm均匀分布在水槽内,水槽内设置加热棒。能有效除盐高且生产成本低,核心部件无需特殊维护。但其电极直接置于水槽,外加电压为0~3V,限制了除盐效率。如CN200943051Y,名称为一种电除盐装置,该装置采用多片片状电极和隔离片,片状电极并联排列,电极间由隔离片隔开,靠加在装置两端的直流电工作。具有结构简单、节能、无二次污染、工作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其多片电极结构会导致水头损失增大,溶液流速为0.05m/s~0.3m/s,相对较小,不宜处理大水量废水,电极表面未作绝缘处理。现有除盐装置均采用电极直接与溶液接触的方式,外加电压过大会导致水电解反应发生,增加能耗而且对电极造成损耗,电极寿命短。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电容吸附法的缺点,首次采用经绝缘处理的电极代替传统电极加以改进,使得该方法能够在高电压下运行。目前该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容吸附法中由于电极与溶液直接接触,外加电压高于1.6V时溶液易发生电解,电极材料要求高,电极寿命短,装置结构复杂等缺点而提出了一种高压电容吸附除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电容吸附除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反应室和外接电源组成;其中反应室由第一侧壁10A、第二侧壁10B、活动板块8、第一可拆卸板块7A和第二可拆卸板块7B组成的长方体;其中活动板块8置于中间位置,两侧分别放置第一可拆卸板块7A、第二可拆卸板块7B和第一侧壁10A、第二侧壁10B,反应室按照侧壁第一10A、第一可拆卸板块7A、活动板块8、第二可拆卸板块7B和第二侧壁10B顺序排列并通过带有螺纹的铁棒5穿过相对应位置设置的小孔13连接,铁棒5的两端用配套的螺母6固定,反应室内部紧靠第一侧壁10A和第二侧壁10B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阳极板11和阴极板3,阳极板11和阴极板3顶部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金属螺丝2A和第二金属螺丝2B,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接,阳极板11和阴极板3内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阴离子膜12和阳离子膜4,阴离子膜12和阳离子膜4之间构成过流通道;反应室中间的活动板块8下端设有进水口9、上端设有出水口1。
反应室为长方体,大小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调节;可拆卸。
优选上述的第一侧壁10A、第二侧壁10B、活动板块8、第一可拆卸板块7A和第二可拆卸板块7B的材料均为有机玻璃;第一可拆卸板块7A、第二可拆卸板块7B和活动板块8均为U字型。第一可拆卸板块7A、第二可拆卸板块7B厚度均为0.5~5cm,长度和宽度可根据需要选定,数量可增减,且优先选择数量多厚度小的板块。
上述活动板块8下端的进水口9和上端设有出水口1分别同阀门连接。
优选所述的阳极板11和阴极板3均为石墨电极板或不锈钢电极板,且电极表面经绝缘处理;经绝缘处理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电极板厚度为1~5mm,电极板尺寸与反应室尺寸相匹配。
优选所述的阴离子膜12和阳离子膜4为高分子薄膜,具有离子选择透过性;材质常为聚苯醚及其改性物、聚苯硫醚及其改性物,膜孔径为4~6μm,膜厚度为0.1~1mm;阴离子膜12与阳极板11之间、阳离子膜4与阴极板3之间均有1~6mm宽的空隙。
优选所述的电极板间距为0.8~15cm,对应的外接电源电压大小为20~6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用于液晶玻璃基板牵引辊配重机构
- 下一篇:传送式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