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862.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波;何波;陈红海;林忠;余东川;罗举兵;黄延森;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氨氮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B01D53/18;C01C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浓度 废水处理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很高,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很多氨氮就以氨气的形式释放出来,这样虽然说水中的氨氮含量降低了,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但以氨气释放出来的氨又会污染空气,带来二次污染。现有的回收系统,大多都存在回收效率低,设备易腐蚀,老化,堵塞等问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回收效率低,使用寿命短,造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的新型氨氮废水处理及氨气处理回收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包括脱氮装置和至少两个立式吸收塔,所述脱氮装置为至少一个卧式脱氮槽,该脱氮槽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水口;每个所述立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包括底层、至少两个喷淋室以及顶层,所述底层设有进气管,所述顶层设有出气口,所述立式吸收塔的顶层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另一个所述立式吸收塔的底层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底层设有排液口和吸收液循环出口,每个喷淋室设有喷淋管,该喷淋管的一端连接至泵,进而连接至所述吸收液循环出口,另一端伸入喷淋室内,所述喷淋室底部为有孔隔板,所述喷淋室内设有填料层;所述脱氮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立式吸收塔的进气管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超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包括脱氮装置、第一立式吸收塔和第二立式吸收塔,所述脱氮装置由第一脱氮槽和第二脱氮槽自下而上叠加而成,第一脱氮槽和第二脱氮槽的侧壁上部均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侧壁的下部均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立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底层、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一顶层,所述第一底层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顶层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立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包括第二底层、第三喷淋室、第四喷淋室和第二顶层,所述第二底层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顶层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立式吸收塔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均设有排液口和吸收液循环出口,每个喷淋室设有喷淋管,该喷淋管的一端连接至泵,进而连接至所述吸收液循环出口,另一端伸入喷淋室内,所述喷淋室底部为有孔隔板,所述喷淋室内设有填料层;所述脱氮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立式吸收塔的第一进气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侧壁设有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顶层装填有填料。
优选地,所述顶层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底层设有冷凝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是的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系统,氨水回收最高可达30%浓度,吸收率达到95%以上,尾气排放完全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结合卧式脱氮槽和多重立式多级吸收塔的优势,采用独特设计,使得气液两相立逆接触,废气通过填料层段和液相接触吸收中和,填料采用PP材质鲍尔环或空心球,根据气体吸收过程在气液两相界面上进行,传递速率和界面面积成正比的原理,采用填料来增大两相接触面积,使两相充分分散,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此外,填料缓冲区和空间除雾层均可避免由气体流量太快导致没有反应而排出塔体的现象,从而增大吸收浓度,减少氨气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应用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及氨回收装置,包括脱氮装置和至少两个立式吸收塔,所述脱氮装置为至少一个卧式脱氮槽,该脱氮槽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水口;每个所述立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包括底层、至少两个喷淋室以及顶层,所述底层设有进气管,所述顶层设有出气口,所述立式吸收塔的顶层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另一个所述立式吸收塔的底层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底层设有排液口和吸收液循环出口,每个喷淋室设有喷淋管,该喷淋管的一端连接至泵,进而连接至所述吸收液循环出口,另一端伸入喷淋室内,所述喷淋室底部为有孔隔板,所述喷淋室内设有填料层;所述脱氮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立式吸收塔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脱氮槽优选为2至3个,更优选为2个。所述立式吸收塔优选为2至3个,更优选为2个。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下面以应用2个脱氮槽和2个立式吸收塔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例子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这两者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氨氮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氨氮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供暖管道离子除垢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