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592.0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施晶;施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龙机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温易控 轮毂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毂加工方式通常采用浇铸或者压铸,铸造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上述三者围成一个轮毂型腔,上模主要对轮毂的背腔型面作用成型,底模对轮毂的正面型面作用成型,边模对轮辋型面作用成型。
由于轮毂型腔对应轮毂各部分结构的高度尺寸不同,而底模为了方便安装固定一般外壁较为平整,这样也就使得底模整体厚度不均,其中最厚的地方为窗口处即配合面。在铸造过程中,底模厚度的不均匀势必导致其各部分受热不均匀、模温不易控制,这样不仅使得产品成型时间不易掌握,生产效率低,而且模温的不稳定也会大大影响轮毂产品的强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通过对铸造模具中的底模进行结构改造,使其对应轮毂各结构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底模在铸件成型过程中受热均匀,达到模温易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所述上模、底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所述轮毂型腔内设不少于两个轮辐型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上模上设有凹陷,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底模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凹陷的形状对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由上模与底模凹凸配合隔开;所述底模上凸起的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对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部轮廓挖设)。
所述盲孔内腔的形状与底模上凸起的形状为相似形。为这样可以保证盲孔孔壁与凸起部外表面之间各处厚度相等,使的模具受热更均匀。
一般为美观和减重考虑,轮毂设有不同大小的辐窗,如间隔设置在轮辐之间的大小不同的辐窗,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在相应的底模凸起部下方,依凸起部的大小,留置相同的厚度来挖设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经过对对应辐窗的凸起部下方进行随型掏空后,底模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受热则较为均匀,模温就比较稳定,而且模具加热也加快节省时间、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模具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模,2-上模,3-边模,4-轮毂型腔;
图2所示为图1中底模的结构示意图;11-大辐窗凸起,12-小辐窗盲孔挖设线;13-大辐窗盲孔挖设线;
图3所示为图2所示底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0-小辐窗凸起,14-轮辐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2、底模1和边模3,所述上模2、底模1和边模3围成一个轮毂型腔4;轮毂型腔4中包括轮辐型腔14,各轮辐型腔14之间由上模2和底模1凹凸配合隔开,上模2与底模1凹凸配合的位置可形成轮毂的辐窗,上模2上具有穿过轮毂辐窗的凸起,底模1上具有穿过轮毂辐窗的凸起;所述底模1上凸起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挖设。
结合图2和图3,通常为美观和减重考虑,轮毂设有不同大小的辐窗,如本实施例中,轮毂型腔4中包括10个轮辐型腔14,所要成型的轮毂造型为不同大小的辐窗间隔设置在轮辐之间,而底模1上也具有相应的大辐窗凸起11和小辐窗凸起10,此时可在相应的底模辐窗凸起下方,依辐窗凸起的大小分别按照小辐窗盲孔挖设线12和大辐窗盲孔挖设线13来挖设盲孔。为使得模具受热更均匀,所述盲孔孔壁与凸起外表面之间各处厚度相等。
经过对对应辐窗的凸起下方进行随型掏空后,底模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受热则较为均匀,模温就比较稳定,而且模具加热也加快节省时间、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龙机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龙机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注铝液的抬包倾翻台
- 下一篇:一种锤头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