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477.3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美华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0 | 分类号: | F16C7/00;F16N1/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郑洪成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上发动机连杆两端都与其他部件铰接,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一般都在铰接处加润滑油,但是铰接处的缝隙很小,灌润滑油不是很方便,需要把它拆掉在灌油,然后再装上,操作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油箱的连杆,以解决现有技术灌油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连接筋、油箱、第一圆端、第二圆端和连接第一圆端与第二圆端的杆身;所述杆身包含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左右内壁包含有卡槽,所述连接筋两端分别连接卡槽;所述油箱通过与连接筋螺纹连接安装在通孔上,所述油箱的左右两端与卡槽卡接,所述油箱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端、第二圆端的孔连通。
所述油箱的上下两端分别包含1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分别与第一圆端、第二圆端连通。
所述出油孔的孔内安装有海绵。
所述油箱还包含有进油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连杆,通过在杆身镂空并放置油箱,通过镂空处节省了材料,将油箱与杆身两端的第一圆端、第二圆端的孔(此孔可与其他部件铰接)连通,从而在连杆机械运动时,油箱里面的油通过振动自动注射到第一圆端、第二圆端的孔内,从而注塑到第一圆端和第二圆端与其他部件铰接的缝隙处,使铰接处润滑,无需人工装卸灌油,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B的断面图;
图中1为杆身、2为第一圆端、3为第二圆端、4为连接筋、5为通孔、6为卡槽、7为油箱、8为出油孔、9为海绵、10为进油孔、11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连接筋4、油箱7、第一圆端2、第二圆端3和连接第一圆端2与第二圆端3的杆身1;所述杆身1包含有一个通孔5,所述通孔5左右内壁包含有卡槽6,所述连接筋4两端分别连接卡槽6;所述油箱7通过与连接筋4螺纹连接安装在通孔5上,所述油箱7的左右两端与卡槽6卡接,所述油箱7的上下两端分别包含1个出油孔8,所述出油孔8分别与第一圆端2、第二圆端3连通。所述出油孔8的孔内安装有海绵9,通过海绵9不但可以过滤杂质,又可以缓冲油的冲压力,降低耗油量。
所述油箱7还包含有进油孔10,通过此处可以灌油。
所述油箱7与连接筋4之间设置有螺钉11,所述螺钉11穿过连接筋4与油箱7连接,结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连杆,通过在杆身1镂空并放置油箱7,将油箱7与杆身1两端的第一圆端2、第二圆端3的孔(此孔可与其他部件铰接)连通,从而在连杆机械运动时,油箱里面的油通过振动自动注射到第一圆端2、第二圆端3的孔内,从而注塑到第一圆端2和第二圆端3与其他部件铰接的缝隙处,使铰接处润滑,无需人工装卸灌油,十分方便。通过设置将杆身1镂空为通孔5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发动机连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美华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美华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形滑环式组合密封圈
- 下一篇:防雨防辐射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