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塑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365.8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欧阳维克;孟令勇;程益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机 前端 塑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有塑封盘管电机前端盖塑封结构。
背景技术
前端盖在塑封盘管电机中的作用有:支撑转子轴承4,支撑减震圈5;为满足上述两种功用,现有塑封盘管电机的前端盖结构有两种,如图1(a)所示一种为前端盖轴承室外凸结构,前端盖内部直径做支撑转子轴承4作用,外部直径做支撑减震圈5作用;此结构会加大转子两轴承之间的距离,不利于电机噪音,不适合铁芯长度较长电机;而且在减震圈放置后,会影响其通风效果,增加电机温升;另一种为如图1(b)所示组合前端盖结构,包括支撑轴承7,支撑减震圈8,,前端盖组件有前端盖9和前端盖凸台11两个零件组合而成,其连接处10结合方式为熔焊或铆钉铆接,虽然有效的控制了转子两轴承之间的距离和通风问题,但增加了工艺制作难度,增加了材料成本,生产效率低下,不宜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塑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塑封结构,包括前端盖和塑封料,所述前端盖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沿着圆心环形排列,在每个通风孔之间设有方形沉孔,所述塑封料嵌入在所述方形沉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设有5个。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沉孔设有5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良、运行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前端盖通风效果不好、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增效节材的目的,同时能满足塑封盘管电机的组装和使用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前端盖轴承室外凸结构图;
图1(b)为现有组合前端盖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盖结构特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前端盖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图5所示,一种电机前端盖16塑封结构,包括前端盖14和塑封料15,所述前端盖14设有通风孔12,所述通风孔12沿着圆心环形排列,在每个通风孔12之间设有方形沉孔13,所述塑封料15嵌入在所述方形沉孔处。所述通风孔12设有5个。所述方形沉孔13设有5个。前端盖14与塑封料15通过模具压铸在一起,生产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前端盖通风孔12的定位导向,避免通风孔12被塑封料15封住,保证了电机前端盖16整体的良好通风效果,前端盖方形沉孔13的设计,增强了塑封料15与前端盖14的结合强度,保证电机前端盖16整体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人数,适合批量化生产;端盖通风效果最佳化,降低了电机温升,节省了材料成本;增加了塑封料的拉托力,保证电机前端盖16整体安全系数。
电机前端盖16的制造过程如下:
(1)将前端盖14按通风孔定向放入模具内,闭合模具;
(2)将塑封料15放入模具压铸口处,并设置好模具压铸参数;
(3)经过一定保压时间后,打开模具,取出塑封前端盖,即完成一个塑封前端盖的制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电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便拆式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