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膨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639.1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48 | 分类号: | F16K1/48;F16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配件领域,尤其与一种电子膨胀阀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膨胀阀的执行器主要包括阀体、外壳、线圈、转子、阀杆和阀针,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转子正转和反转,从而调节阀针与阀孔之间的开度,调节制冷剂的流量。由于现有的电子膨胀阀的转子在转动时通过限位机构限位,从而控制阀杆的位移,从而来保护阀杆对阀体内腔的顶部和阀针对阀孔的冲击。由于现有的限位机构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电子膨胀阀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电子膨胀阀的限位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电子膨胀阀。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体、外壳、线圈、转子、阀杆和阀针,阀体的下端设置阀孔,输出管固定安装于阀孔的下端,阀体的上端设有通孔,外壳固定安装于阀体上端,外壳内腔与阀体内腔通过所述阀体上端的通孔贯通,阀体的侧部设有输入管,转子设置于外壳内腔中,阀杆与转子连接,线圈套装于外壳的外周面,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还包括支撑套,支撑套固定于阀体的内腔中,支撑套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支撑套上端的开口设有朝向支撑套中心线的内翻边,阀杆的下端设有凸起,凸起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套的通孔上端的开口内径,阀杆的下端设置于支撑套的内腔中,阀杆能在支撑套内腔中上下移动,从而控制阀杆的位移量,阀针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的通孔下端,阀针正对于所述阀体上的阀孔,阀杆与阀针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支撑套通过支撑架固定,支撑架固定焊接于阀体的内腔壁上。
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的阀杆上端通过支撑机构固定。
所述的支撑机构为轴承。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的内腔中设置支撑套,将阀杆的下端设置于支撑套的内腔中,从而达到阀杆的限位效果,结构简单,降低了电子膨胀阀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5、外壳1、线圈2、转子13、支撑套3、阀杆12和阀针8,阀体5的下端设置阀孔7,输出管6固定安装于阀孔7的下端,阀体5的上端设有通孔,通孔与阀体内腔贯通,外壳1固定安装于阀体上端,外壳内腔与阀体内腔通过所述阀体上端的通孔贯通,阀体5的侧部设有输入管4,转子13设置于外壳内腔中,阀杆12与转子13连接,线圈2套装于外壳1的外周面;支撑套3通过支撑架10固定,支撑架10固定焊接于所述阀体5的内腔壁上,支撑套3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支撑套上端的开口设有朝向支撑套中心线的内翻边,阀杆12的下端设有凸起11,凸起11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套3的通孔上端的开口内径,阀杆12的下端设置于支撑套3的内腔中,阀杆12能在支撑套内腔中上下移动,从而控制阀杆12的位移量,阀针8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套3的通孔下端,阀针8正对于所述阀体5上的阀孔,阀杆12与阀针8之间通过弹性件9连接,优选的采用弹簧;阀杆上端通过支撑机构14固定,优选的采用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冰箱用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环境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