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扩展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603.3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严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洋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控制器 扩展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扩展模块结构,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已经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中央空调、药机、建筑机械、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贴装设备、城市照明、水处理、列车、线缆机械、印刷机械、门控器、工厂信息化、电梯、楼宇控制、教学仪器、食品饮料等各行各业,在今后的工业控制领域中它必将迅速发展成为主流。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相继引进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系统和PLC生产线,当今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生产厂家和品种很多,其中著名的厂商有:美国的AB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欧洲有德国的西门子(SlEMENS )公司,法国的TE公司等;日本OMRON(欧姆龙)、三菱、富士、Koyo(光洋)等公司。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一般都有主机和扩展模块组成,扩展模块是为满足客户需要,在主机输入输出点数、规格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的一种扩展补充。
由于客户需求千变万化,所以扩展模块根据输入输出点数、规格不同派生了许多型号,造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扩展模块结构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扩展模块结构,该扩展模块结构可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的扩展模块,结构紧凑、合理。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扩展模块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特征是:在所述上壳的前、后端分别安装上端子台,在所述下壳的前、后端分别安装防尘盖。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子台分别包括7个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模块的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该扩展模块结构的上下壳亦可以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为16点的扩展模块,从而使原来需要分别开注塑模具各1套,合并为1套,减少注塑模具数量50%,节约了制造成本;(2)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模块的上下壳可适用于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16点的扩展模块,使部品品种减少了50%,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部品种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装配质量;同时使公司订购、存储成本大幅降低,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扩展模块结构的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包括上壳1和下壳2,在上壳1的前、后端分别安装上端子台3,该上端子台3分别包括7个接线端子,从而该扩展模块结构可以实现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在所述下壳2的前、后端分别安装防尘盖5。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展模块的下壳2前、后端的防尘盖5位置,可以增加端子台,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入输出点数为16点的扩展模块。
本实用新型使输入输出点数为8点和16点的扩展模块采用相同的上下壳,使原来需要分别开注塑模具,合并为1套,减少了注塑模具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洋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光洋电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辅助设施一体化整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表系统的采样模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