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259.0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文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分拆 分流 杂质 洗菜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水果蔬菜的洗菜机。特别是清洗过程中能将各种杂质与果蔬分开来放置于不同空间的机器。
背景技术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未清洗的蔬菜会有什么杂质:第一类:肉眼看不到的如残留在果蔬表面的农药病毒细菌等,称为甲类杂质;第二类,肉眼看得到的以附着或夹杂的方式存在且比重较大的物质,称为乙类杂质,如沙粒砂粒泥土等;第三类,肉眼看得到的也是以附着或以夹杂的方式存在但比重较小的物质,称为丙类杂质,如夹杂在菜中的黄叶杂草头发菜虫等等。
(清除甲类杂质的方法,是向水中通入臭氧(O3)来分解后溶于水,随水排出,这已是成熟技术,在国内外已长期应用,效果卓著不存在技术缺陷,本文不作讨论。本专利要解决的问题是去除乙类和丙类杂质)。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传统人工洗菜的过程是怎样去除这甲乙丙3类杂质的。准备两个盆子。首先是在第一个盆里放满清水,将果蔬放入水中浸适当的时间,让甲类杂质溶解于水中,接着将手伸入水中,抓住一把蔬菜不停地在水中做翻动的动作和上下抖动和左右晃动的动作,来使乙类杂质从菜缝掉落沉入水中,使丙类的杂质从菜缝中甩出(但菜与杂质仍共存一桶),实现蔬菜与这乙类和丙类杂质分拆,(本文将破坏杂质在被洗物表面的附着和松动菜对杂质的夹紧程度,合称为分拆,也称为X操作),又抓住一把,重复以上动作,直到盆里的蔬菜都这样被操作了一遍,完成了洗菜全过程的一半。这时菜和甲乙丙3类杂质还是共处一盆中。接着,分多次将手伸进水中,每次捞起一小撮蔬菜,在水面不断地蘸动甩干,再放进第二个盆里,直到第一个盆里的菜完全转移到第二个盆里,而甲乙丙3类杂质和水都仍留在第一个盆里,实现蔬菜与这乙类丙类杂质的分开放置,简称分置,也称为Y操作),至此,完成了洗菜全过程的下半程。
X操作+Y操作=一遍完整的洗菜过程。
当然,可以把第一个盆里的水和杂质倒掉后再放满一盆水再重复(X操作+Y操作),进行第二遍洗菜过程。而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洗菜也是多遍换水重复X+Y的过程的。
现在,假如我们只作X操作,而不作Y操作能把菜洗干净吗在上面的例子中,在第一个盆中完成X操作后,不把菜移到第二个盆中完成菜和杂质的分置Y操作,而是拿一个抽水机把第一个桶的水抽干,这时菜和甲乙丙3类杂质同存于盆中,又混合在一起了,这时如果有人叫您手不要碰脏菜直接把这个盆里的东西倒到锅里炒,您敢吃吗那无异于将杂草头发菜虫沙粒砂 粒各种杂质一起炒了吃。
可见,不做Y操作,就没有把乙类和丙类杂质彻底去除。不做Y操作,无论重复做多少次X操作,都是不能洗净蔬菜的,严格地说,只洗了一半,菜还没有洗好洗净洗完。
下面来回顾一下洗菜机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洗菜机是没有机械运动部件的,现称为静态洗菜机。目的是用于降解果蔬中的残留农药。其方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水和臭氧,将果蔬放于该溶解有臭氧的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利用臭氧O3的强氧化作用使残留在果蔬表面的农药分解后溶于水,随水一起倒掉。作为目的只是洗掉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即甲类杂质,这种洗菜机仍然广为销售广受欢迎。
后来,专利号为9120082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机械运动的洗菜机,现称其为动态洗菜机。其方案是: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设置洗涤筐(在该专利的原文中将此洗涤筐称为能透水的内桶,同时将洗涤桶称为外桶。为了统一称谓不造成混乱,本文统一称为洗涤筐和洗涤桶),桶底是平面的或准平面的,桶底中心有从底下面上穿来的转轴,桶底的周边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洗涤桶的上部内表面固定有挡水板。使用时将水果蔬菜等放入洗涤筐,由电机带动洗涤筐转动,从而迫使水流被离心力由洗涤筐内甩到筐与桶的间隙再上升到筐的上方再遇阻被吸回落到筐内再被离心力甩到筐与桶的间隙,如此循环往复的流动,每股水流的每一次循环都穿过筐内的蔬菜的缝隙,从而与果蔬的表面形成快速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来将杂质和蔬菜分拆开来,即完成了X操作。(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洗涤作用是由于水的穿越摩擦,而不是水的下落的冲击,现有洗菜机的包装和视频广告大量强调洗菜机中这种水流下落对蔬菜的冲洗作用,这是一种技术偏见,下文有对这种技术偏见的论述。这种水的下落现象也有人称为喷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文,未经张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抗菌塑料菜板
- 下一篇:提花针织圆机编织密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