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滑侧立可旋转式背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3031.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姜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红军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滑侧立可 旋转 式背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机背夹结构,尤其是一种能侧滑盖且上盖能以任意角度侧立、旋转,手机自带折叠隐藏数据或充电线方便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功能的手机背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机背夹结构,主要是完成手机的充电功能,结构上一般是直接将手机套装在其中,从而起到给手机物理保护和随时随地充电和保护的作用,但不能将手机侧立并实现任意角度旋转摆放,不能作为一个可自由调整角度的手机支架。同时大部分背夹电池的输出线采用面条线或弹簧线镶嵌在背夹电池的侧面或端面,该显式设计将背夹电池人为分割成几个部分,破坏了背夹电池的整体外观效果,线头外露也大大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和线材的使用寿命。如果用户除了充电还要进行与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或分享时,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带数据线完成这些功能,给用户造成麻烦和不方便,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侧滑盖且上盖能以任意角度侧立、旋转,手机自带折叠隐藏数据或充电线方便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功能的手机背夹结构,包括上壳、下壳以及连接上下壳的金属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容纳手机或其他终端,上壳底部设有可连接到手机的凸出接口,所述下壳包括电芯和电路板,下壳表面设置线槽,所述线槽内折叠隐藏设有USB接头、数据线或充电线,所述金属滑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及阻尼件,滑动板固定于上壳,固定板边缘连接下壳,实现手机侧滑及0至90度自由旋转功能。
优选地,所述凸出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线槽里的所述数据线、充电线及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可连接到电脑或其他终端,实现手机的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
优选地,所述凸出接口的另一端的连接线还连接到下壳所述电芯,可使用电芯电量为手机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下壳的电路板中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轻松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优选地,所述金属滑动组件通过固定板两端凹槽及滑动板中部对称滑槽滑动接触,固定板下边缘两端设有阻尼轴,阻尼轴外端设有用于固定下壳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还设有连接的叠层弹簧,提供良好滑动感。
优选地,所述上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之间为卡扣式结构,可自由拆卸,方便拔插手机。
优选地,所述下壳侧面还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指示灯及充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侧滑侧立可旋转式背夹结构,在下壳的上表面开设收纳槽,平时将直接连通手机的数据线隐藏在其中,滑动组件收缩时,上下壳重合,浑然一体,美观大方;需要给手机及背夹电池充电或需要传输数据时,将上盖侧滑至顶端并旋转,抽出数据线连接到电脑或其他设备即可,客户无需携带额外的充电线或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滑动组件也可以将手机侧滑、旋转,横向屏幕(宽屏幕)倾斜至任意角度,方便用户上网、读写信息、玩游戏、看电影、拍视频、拍照片和视频聊天等,提供了人性化的用户体验。耳机孔位的开口及上壳两部分的卡扣结构,简化甚至免除用户插拔手机的麻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预置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方便的实现无线充电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充电选择和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结构上壳非卡扣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结构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结构的下壳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夹架构滑动旋转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滑侧立可旋转式背夹结构,包括上壳(1)、下壳(2)以及连接上壳(1)及下壳(2)的金属滑动组件。
上壳(1)结构用于附设容纳手机终端或其他设备,对手机进行物理保护,上壳包括两部分,上半部分(19)和下半部分(18),两部分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上壳(1)上开有摄像头孔(15),下壳(2)开有摄像头孔(24),从而在手机充电时也不会遮挡手机摄像头,不会影响手机正常的相关拍照,视频通话或通讯和视频拍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红军,未经姜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3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