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727.5 | 申请日: | 201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芹;赵艳霞;杨中强;徐艳锋;杨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胜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100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道 自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道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
背景技术
楼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水泥烟道进行排烟系统的布设;现有的水泥烟道制作成型设备,一般由底部设置底板,底板两侧分别铰接有可上翻的侧板,侧板和底板围成的空腔中防止内模柱,内模柱由位于内模柱两端且底部落在底板上的模框支撑,在两端的模框之间的内模柱与侧板、底板之间围成的腔为浇注腔,通过向浇注腔内灌浆,将顶部抹平后晾干即可将水泥烟道成型,这种成型设备在制作完成后,存在内模抽出难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在烟道制作成型后,可以方便的将内模抽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结构包括顶紧装置和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侧模板,所述侧模板包括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杆、控制杆和杠杆壳,所述顶紧杆与控制杆和杠杆壳活动连接;
所述顶紧杆在顶紧装置四周交替设置;
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上板、中板和下板两端分别设有倾斜角;
所述倾斜角的角度为45°,各个倾斜角之间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其侧模板分为上板、中板和下板三个部分,其顶紧装置为可以拉杆式活动装置,在烟道制作完毕后可以方便的通过操作顶紧装置,取下内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上模板 2、顶紧杆 3、杠杆壳 4、上板 5、控制杆 6、中板 7、下板 8、下模板 9、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烟道自动成型内模装置,结构包括顶紧装置和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8和侧模板,所述侧模板包括上板4、中板6和下板7,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杆2、控制杆5和杠杆壳3,所述顶紧杆2与控制杆5和杠杆壳3活动连接;
所述顶紧杆2在顶紧装置四周交替设置;
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8、上板4、中板6和下板7两端分别设有倾斜角9;
所述倾斜角9的角度为45°,各个倾斜角9之间相互配合。
安装侧模板时,先安装上板4和下板7,然后安装中板6,顶紧杆2只要顶住中板6就可以固定整个侧模板,取下时,先操作控制杆5,移开顶紧杆2,取下中板6,然后取下上板4和下板7。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胜,未经杨文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浆连续搅拌装置
- 下一篇:陶土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