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浅挖路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9411.9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符进;刘戈;章金钊;朱东鹏;李金平;樊凯;袁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段 高速公路 路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浅挖路基。
背景技术
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宁填勿挖”的原则,尽量以填方路基为主,采用保护冻土、主动降温和允许冻土融化的设计原则。路基开挖深度小于0.5m称为浅挖路基,多年冻土地区浅挖及零填挖断面地段是最容易产生融沉、冻胀及冰害的地段,为了保护冻土应尽量避免浅挖及零填挖断面。
现有的青藏公路、青康公路等几条重要的进藏公路,经过历次的维修、改建、重建后,在多年冻土,特别是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基本上都是以填方通过。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国家路网的进一步升级、完善,青藏高原地区因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及旅游开发等需求,需要对原有的低等级公路进行改造、升级,在新公路的修筑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浅挖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挖方施工,路基开挖施工过程带入的热量以及开挖面放置过程中带入的热量,都会对路基下多年冻土造成影响,施工中还可能造成雨水进入路基下土体,水和热量的进入下层土体,将引起多年冻土特别是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的剧烈变化,造成路基土体温度升高,上限下降,影响路基稳定性。因此,对于多年冻土区浅挖路基,还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浅挖路基,能有效避免少冰、多冰多年冻土地区可能出现的土体温度升高问题,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浅挖路基,其特征在于:
路基结构层下设置换填砂砾层,换填砂砾层设置边坡和底面的横坡;
换填砂砾层底部设置隔水土工布。
所述的换填砂砾层的厚度为80cm,边坡坡度为1:0.5,底面横坡坡度为2%。
所述的换填砂砾层底面横坡的坡底设置有与排水系统相连接的排水管,为φ25带孔PVC管。
所述的路基结构层上坡设置有挡水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路基,施工造价低,使用寿命长,承载力强,防水性好,有效地解决了多年冻土区浅挖路基病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挡水捻,2-换填砂砾层,3-路面结构层,4-隔水土工布,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浅挖路基,适用于少冰、多冰多年冻土地区浅挖路基的路段,具体结构为:路基结构层3下设置换填砂砾层2,换填砂砾层2的厚度为80cm。换填砂砾层2设置边坡和底面的横坡,,边坡坡度为1:0.5,底面横坡坡度为2%。换填砂砾层2底部设置隔水土工布4。换填砂砾层2底面横坡的坡底设置有与排水系统相连接的排水管5,为φ25带孔PVC管。路基结构层3上坡设置有挡水捻1。
具体施工步骤为:
路基结构层下超挖80cm后换填砂砾,换填砂砾时边坡坡度开挖成1:0.5,开挖深度为路面结构层下80cm,底面成2%横坡,其下部设置一层隔水土工布,坡脚设置φ25带孔PVC管,排水管与排水系统顺接。如图1所示。施工时,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时再进行开挖换填作业,开挖后应及时施工,禁止晾晒,杜绝开挖后开挖坑积水。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9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