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罩式炉抽真空系统的除油及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8511.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刚;张耀;胡兵;莫云龙;庄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673 | 分类号: | C21D9/67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罩式炉抽 真空 系统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油及回收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罩式炉抽真空系统的除油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在轧制过程中为了保证表面质量采用轧制油轧制,在轧制过程中,铜带表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轧制油残留,同时为了达到客户所要求的性能,需要进行罩式炉退火,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需要使用真空泵对炉内进行抽真空。
现有的抽真空系统是真空泵直接接在炉体上进行抽空,铜带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将会在抽真空的过程中进入泵体内,造成抽真空时间长及真空泵的损坏,主要问题如下:
因为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靠叶片在泵腔内旋转,同时采用专用的真空泵油进行润滑及密封,将所连接密闭的罩式炉炉罩内的空气抽走,达到工艺要求的真空度。现有的系统因为真空泵管道与炉罩直接相连,炉罩内的铜带因为含有轧制油,轧制油在抽真空的过程中顺着管道进入真空泵腔内,将原有的真空泵油污染,造成真空泵润滑和密封性能下降,轻微的影响抽真空时间,严重得损坏泵体造成无法抽真空。
现有罩式炉抽真空系统设计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真空泵与管道直接连接造成退火的材料残留的轧制油进入真空泵;第二,残留的轧制油无法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在抽真空过程中,残留的轧制油并不进入真空泵腔内,并对其回收利用,从而提高真空泵的使用寿命以及轧制油的回收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罩式炉抽真空系统的除油及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真空泵(6)和罩式炉炉台(1),特别是:
还包括置于管路上的除油及回收装置(3),所述除油及回收装置(3)包括具有进气管道(10)和出气管道(8)的油分离器本体(9),所述进气管道(10)和出气管道(8)分别通过管路与罩式炉炉台(1)、真空泵(6)连接;
所述进气管道(10)与置于油分离器本体(9)内部的喷射管(11)连接,所述喷射管(11)的开口方向与出气管道(8)的出气方向相背离;
所述喷射管(11)上设有冷却套管(1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除油及回收装置,避免铜带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在抽真空时进入真空泵内,同时对残留的轧制油进行有效回收利用。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分离器本体(9)内设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置于出气管道(8)与喷射管(11)之间。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套管(14)置于喷射管(11)上盘旋排布。
进一步,所述冷却套管(14)设有冷却液进管和出管,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出管自油分离器本体(9)的内壁引出至外部。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管(11)的内侧设有数个纵向排布的锥形喷头(12)。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分离器本体(9)的底部设有排油口(13)。
进一步,所述排油口(13)与排油阀(4)连接。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道(10)通过进气阀(2)与罩式炉炉台(1)连接。
作为前述除油及回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道(8)通过排气阀(5)与真空泵(6)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罩式炉抽真空系统的除油及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对罩式炉在抽真空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油气分离,避免了残留轧制油进入真空泵内,影响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残留轧制油就行回收,从而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除油及回收装置与罩式炉、真空泵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除油及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2,一种用于罩式炉抽真空系统的除油及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真空泵6、除油及回收装置3和罩式炉炉台1。
所述除油及回收装置3包括具有进气管道10、出气管道8和排油口13的油分离器本体9,所述进气管道10通过进气阀2与罩式炉炉台1连接,所述出气管道8通过排气阀5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排油口13与排油阀4连接。
所述进气管道10与置于油分离器本体9内部的喷射管11连接,所述喷射管11的开口方向与出气管道8的出气方向相背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8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温室密封水槽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源老化夹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