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796.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峰;芮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33 | 分类号: | H03K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度 可变 稳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稳态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镇流器是一种与气体放电灯配套使用的新型节能电子产品。目前,我国研制和生产电子镇流器的单位日益增多,由于开发电子镇流器的技术起点较低,故与发达国家比较,国产电子镇流器存在较大差距,并未完全解决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高强度大功率放电电子镇流器来说,仍未进入实用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电子镇流器电路中存在缺陷,大部分电子镇流器生产厂家的产品,系统功率因数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大多数厂家仍难以兼顾电子镇流器的综合参数指标,如电源电流谐波含量、线路功率因数和灯电流波峰比等。解决上述不足往往需要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而这必须付出成本上的代价。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国外一些厂家先后推出利用专用集成电路控制的电子镇流器,但该类专用集成电路目前国际市场约20美元左右,因价格昂贵而受到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限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子镇流器中低端产品存在着系统功率因数偏低、工作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以及综合性能较差的不足,而高端产品虽在性能上有较大提高,但成本较为昂贵,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作状态稳定、成本低、脉冲宽度可调节的单稳态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包括时基电路、放大器、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时基电路的低触发端连接,所述时基电路的清零端分别与所述时基电路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后再与外接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电路的高触发端、所述时基电路的放电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时基电路的电压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时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的工作状态稳定、成本低、脉冲宽度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变的单稳态电路,包括时基电路IC1、放大器IC2、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为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时基电路IC1的低触发端连接,时基电路IC1的清零端分别与时基电路IC1的电源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后再与外接电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分别与时基电路IC1的高触发端、时基电路IC1的放电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时基电路IC1的电压控制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放大器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时基电路IC1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放大器IC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探伤仪
- 下一篇:一种水性多彩涂料的连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