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195.2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峰;芮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控 明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光控照明电路的制作主要是利用半导体光电器件(光敏电阻)的特性制作而成的。它利用光线的强弱来控制照明开关的动作,动作点可根据实际光线的强弱调节。运作时无须人员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开关不及时等不利因素,因而有效地节约了电能。目前市场上的光控照明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昂、功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低的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容、二极管、双向稳压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放大器、继电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一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为电路外接端,所述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二极管D、双向稳压二极管DZ、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放大器IC、继电器K、三极管VT、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第一电压输入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二极管D的负极和继电器K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的第一端和放大器IC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放大器IC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放大器IC的负极输出端为电路外接端,放大器IC的正极输出端接地,放大器IC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双向稳压二极管DZ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的正极和继电器K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容C的第二端、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双向稳压二极管DZ的第二端和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光控照明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第七电阻R7为光敏电阻,在外界照明度强时第七电阻R7呈低电阻,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第一电位器RP1分压,三极管VT截止,继电器K不动作,灯不亮;当外界照明昏暗时,第七电阻R7的阻值开始变大,三极管VT导通,继电器K得电吸合,灯点亮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浮子吸起的干湿两用吸尘器
- 下一篇: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