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237.0 | 申请日: | 201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左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左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D43/26;B6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运输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车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运输车在转运生活垃圾的同时还要将其产生的污水连带一起转运走,其中,垃圾运输车都通过分布设置的垃圾车车厢,让人们集中投放垃圾装入垃圾车车厢,然后再由垃圾车将车厢拖运至处理站处理。但现有的垃圾厢,人们在投放垃圾时都是在车厢盖或者是车厢门打开的时候才能投放进去,投放完也不能车厢门或车厢盖也不能自动的关闭,这样一来,伴随垃圾的堆积和发酵就会产生很浓烈的异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掀的儿童睡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车车厢,包括用于装载垃圾的车厢本体、设于车厢本体后部的车厢后门,和安装于车厢本体底部滚轮,进一步包括排列于车厢本体上部的顶盖、和安装于车厢本体上的用于开启顶盖的脚踏式开盖装置。
所述顶盖呈两排排列,所述的脚踏式开盖装置包括:横向安装于车厢本体内的拨爪轴、且该拨爪轴的一端从车厢本体前部穿出且端口处固定一V型块,所述V型块倒立朝下,且其两侧边分别铰接一中间传动机构;和对应顶盖排列安装在拨爪轴上拨爪、所述拨爪呈L型,其顶端与所述顶盖接触;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车厢本体前部的第一传动杆、下端铰接于第一传动杆另一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与V型块的一侧边铰接;上端铰接于第一传动杆的中部的第二传动杆、和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下端的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中部活动连接在车厢本体前部下侧,另一端连接一脚踏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对应设于车厢本体侧部下端的一对圆弧导轨、该圆弧导轨上设有匹配滑块;通过滑块横向安装于圆弧导轨间上的滑杆、该滑杆径向伸出一踏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盖上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外侧设有用于防水密闭的车厢前门,该车厢前门安装在车厢本体(1)的前部。
所述的车厢本体的上部还设有一用于小体积垃圾投放的烟囱。
所述的车厢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储水箱,该储水箱的入水口设有过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设置的脚踏式开盖装置使用方便,只需要向下踩动踏板,通过中间传动机构的作用,转动拨爪轴,这样拨爪就伴随着拨爪轴的转动,将车厢的顶盖托起打开,待垃圾投放完后,松开踏板,顶盖因重力作用,下落关闭的同时,使得拨爪轴复位,同样中间传动机构复位,整个脚踏式开盖装置也复位,整个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掀的垃圾车车厢,包括:包括装载垃圾的车厢本体1、车厢本体1的上部设有烟囱14和呈两排排列布置的顶盖3,后部为用于倾倒内部垃圾的车厢后门,底部设有储水箱,储水箱于内部空腔连通,且在储水箱的入口设有过滤板,车厢本体1的底部还带有一对滚轮,与传统的垃圾车车厢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用于开启顶盖3的脚踏式开盖装置。
脚踏式开盖装置包括:横向安装于车厢本体1内的拨爪轴4,拨爪轴4上安装对应顶盖3排列的拨爪6、拨爪6呈L型,其顶端与顶盖3接触,拨爪轴4从车厢本体1前部穿出且端口处固定一V型块5,V型块5倒立朝下,且其两侧边分别铰接一中间传动机构,两中间传动机构相互对称,中间传动机构外侧设有用于防水密闭的车厢前门。
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车厢本体1前部的第一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7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下端相铰接,连接杆8上端与V型块5的一侧边铰接,第一传动杆的中部与第二传动杆9的上端相铰接、第二传动杆下端与第三传动杆10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杆10的中部活动连接在车厢本体1前部下侧,另一端连接一脚踏机构。
脚踏机构包括:对应设于车厢本体1侧部下端的一对圆弧导轨11、该圆弧导轨上设有匹配滑块,通过连接两个滑块,圆弧导轨11间横向安装有滑杆12、滑杆12径向伸出一踏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左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左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线性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爆破扰动冲击载荷精准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