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323.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勇;黄雪峰;王峻;邱建平;左玉东;李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转向架 定位 间距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一般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进行修理再使用。轨道交通车辆在修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车体和转向架分离,这时就需要工艺转向架来代替转向架支承车体。由于轨道交通车辆有多重型式,其空气弹簧与转向架连接的定位孔间距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车辆检修过程中代替转向架支承车体的工艺转向架上的定位销间距可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变定位销与工艺转向架的安装方式,以适应不同型号轨道交通车辆的需要。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两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工艺转向架上端,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座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调节构件为可绕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旋转的第一定位销;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存在一偏心距。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个贯通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存在一偏心距的销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销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上安装有一对第二定位销,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一对第二定位销与所述支撑板座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为圆筒状,所述圆筒状空间中固定有弹性构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弹性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弹性构件另一端插入所述支撑板中心轴下端的安装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由于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支撑板上与所述支撑饭的中心轴存在偏心距的销孔内,当支撑板绕其中心轴旋转时,第一定位销也绕支撑板的中心轴随之旋转,当第一定位销旋转到不同的位置时,成对安装在工艺转向架两侧的第一定位销的间距就会不同,从而实现了工艺转向架定位销之间的间距可调,同一工艺转向架就可适用于空气弹簧与工艺转向架连接的两侧间距不同的轨道交通车辆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两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架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工艺转向架3上端,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座4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调节构件为可绕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旋转的第一定位销5;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存在一偏心距。
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个贯通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轴存在一偏心距的销孔6,所述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销孔中。
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上安装有一对第二定位销7,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一对第二定位销与所述支撑板座定位。
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为圆筒状,所述圆筒状空间8中固定有弹性构件9。
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弹性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弹性构件另一端插入所述支撑板中心轴下端的安装孔中。
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定位销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支撑板座通过高强螺栓10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磁悬浮马达壳热处理夹具
- 下一篇:反光杯夹紧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