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茶包电子选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276.5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智利;余利发;汪在忠;余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裕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2 | 分类号: | B65B5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茶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茶生产过程中对奶茶包质量进行甄选的电子选别装置。
背景技术
奶茶是牛奶与茶的融合,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是家常美食之一,风行世界。现今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即冲型的杯装奶茶,即将制好的奶茶包装入杯中进行密封,人们食用时,打开杯盖,打奶茶包将奶茶倒入杯中,倒入开水即能冲出可口、营养的奶茶。其中的奶茶包中含有茶、奶或果粒等组成,一般是先将茶经超微粉碎成超微细粉,或将茶经提取成速溶茶粉,然后将其与奶粉、粉末油脂等原料搅拌均匀,并经烘干、称量配料、总混、内包装等工序加工成即冲即饮的奶茶包,配以奶茶果或茶食品,方便消费者饮用。
在奶茶生产中需要将奶、茶等原料按着适当的配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包装成一个个小奶茶包。目前,为了提高包装的效率,奶茶包的包装多采用自动包装机进行自动包装。市场上销售的奶茶包都有一个重量标准,但自动包装机包装出来的奶茶包的质量不统一,存在有重有轻的问题,为了提高奶茶产品的品质,使每个奶茶包的质量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所以需要对自动包装机包装出来的奶茶包要对其重量进行甄选。但由于自动包装机的生产量比较大,如果依靠工人手工来进行称量,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造成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筛选奶茶包的电子选别装置,实现对不同重量的奶茶包进行筛选的目的,分离出不合格的奶茶包。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奶茶包电子选别装置,包括与包装机出口连接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中部的下端面设有电子称,所述电子称通过数据传输器与设在支架上的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设于输送带末端的第一分料器、第二分料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料器与第二分料器的下方分别相应地设有第一料斗与第二料斗。
为了提高电子称的称量结果,避免外界对其影响,所述电子称的上方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端固设在支架上。
为了使奶茶包能顺利地通过电子称的中间,提高称重的准确性,所述输送带的入口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导向杆。
自动包装机包装好的奶茶包从其出口直接到输送带上,在设于输送带两侧的导向杆的作用下,奶茶包从正中间通过电子称的中间位置,使奶茶包的称量结果更准确。电子称并将其称量的结果通过数据传输器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据此判断奶茶包的重量可是在规定的重量范围内,如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奶茶包沿着输送带直接通行;如果其重量超过了规定的重量范围,则PLC控制器驱动第一分料器动作,将此奶茶包刮入第一料斗中;如果其重量在规定的重量范围以下,则PLC控制器驱动第二分料器动作,将此奶茶包刮入第二料斗中。这样,就将不符合重量要求的奶茶包进行了筛选和分类,提高了奶茶包的质量要求。
包装好的奶茶包直接从包装机出口进入本电子选别装置中进行重量的选别,并将大于标准重量与小于标准重量的奶茶包分别通过分料器将其送入料斗中,进行了自动分类,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选别的效率。
由于电子称的上方设有防护罩,避免了外界因素对电子称称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子称的称量精度。
另外,由于输送带的入口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导向杆,使从自动包装机出来的奶茶包顺利地通过电子称的中间,提高其称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输送带,2-导向杆,3-防护罩,4-第一料斗,5-第一分料器,6-第二料斗,7-第二分料器,8-电子称,9-PLC控制器,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奶茶包电子选别装置,包括与包装机出口连接的输送带1,所述输送带1中部的下端面设有电子称8,所述电子称8的上方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底端固设在支架10上;所述电子称8通过数据传输器与设在支架10上的PLC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与设于输送带1末端的第一分料器5、第二分料器7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料器5与第二分料器7的下方分别相应设有第一料斗4与第二料斗6;所述输送带1的入口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导向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裕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裕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