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器吸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1457.1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冠;廖世全;张重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制动器吸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机械)制动器的吸合检测装置采用的是接触式微动开关,通过衔铁带动探测头触动微动开关触点来提供制动器吸合信号。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客户对产品性价比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电磁制动器的吸合过程中,因微动开关安装位置差异,衔铁被吸合过程的行程较短,衔铁带动探测头接触微动开关触点上的部位不同,微动开关的状态不同,有提供错误信号的风险;而且很多电磁(机械)制动器在吸合时,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正压力施加在探测头及衔铁及微动开关的表面,这样相互接触的机械部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振动,这些接触产生的冲击振动不仅仅影响零件的寿命,也可能导致开关,制动器及电机的直接破坏。
现有电磁制动器采用的是接触式微动开关,通过衔铁带动探测头触动微动开关触点来提供制动器吸合信号。当微动开关因安装位置差异引起信号的变化时需要维护人员去检测各设备的状态排除因设备误差引起的误动作,目前消除这个矛盾的也有很多方案,比如采用位移差较小的微动开关,采用放大机构,对消除误动作有一定效果,但无法避免因冲击及振动带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制动器吸合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制动器吸合检测装置,包括槽盘,还包括设置在槽盘上的开关组件、开关触发片以及触发机构,所述开关组件上设置有开关槽,所述开关触发片活动设置在所述槽盘上,所述开关触发片的运动轨迹为由开关槽外到开关槽内,所述触发机构驱动所述开关触发片运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关触发片为片簧。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片簧装置机构,所述片簧装置机构安装在所述槽盘上,所述片簧安装在所述片簧装置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开关触发片与开关组件配合,可以实现无接触式触发开关组件,这种无接触式触发的方式可以避免开关组件受到碰撞,从而在长期的使用中也能保证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开关触发片可以采用片簧,利用片簧的回弹可以方便的使片簧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槽盘1、开关组件2、开关触发片3、触发机构4、片簧装置机构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槽盘1,还包括设置在槽盘1上的开关组件2、开关触发片3以及触发机构4,所述开关组件2上设置有开关槽,所述开关触发片3活动设置在所述槽盘1上,所述开关触发片3的运动轨迹为由开关槽外到开关槽内,所述触发机构4驱动所述开关触发片3运动。开关组件2、开关触发片3以及触发机构4在槽盘1上的布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触发机构4的一端与衔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触发片3向配合,制动器未通电前之前,触发机构4与开关触发片3并不接触,开关触发片3处于原始位置,即位于开关槽之外,开关组件2的开关槽内没有阻挡物,开关指示灯常亮,显示制动器未吸合。制动器通电时,连接在衔铁上的触发机构4在电磁力的吸引下向槽盘1方向移动,触发机构4带动开关触发片3下移进入开关组件2的开关槽内而,遮挡开关槽内的光学轴,开关指示灯灭,提示制动器吸合。从上述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开关触发片3并捕鱼开关组件2相接触,这样就避免了碰撞开关组件2,保证了开关组件2能够长期可靠且精确的运行。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开关触发片3为片簧。片簧具有一定的弹力,其初始位置位于开关槽之外,当制动器通电后,电磁力驱动衔铁带动触发机构4运动,触发机构4再驱动片簧向开关槽运动,使得开关槽内的光学轴被片簧阻挡。当制动器断电时,片簧能够在自身的弹力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控制片簧的位置,如图1所示,还包括片簧装置机构5,所述片簧装置机构5安装在所述槽盘1上,所述片簧安装在所述片簧装置机构5上。片簧装置机构5能够固定片簧,即片簧通过片簧装置机构5安装在槽盘1上,片簧装置机构5可以限制片簧的最大运动距离,避免片簧运动距离过大而碰撞到开关组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1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