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混胶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109.2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天龙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3/1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混胶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混胶罐。
背景技术
混胶罐是用来混合胶水的罐体,在混合胶水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搅拌装置来搅拌。一般搅拌装置都是固定的,移动起来很不方便;但是胶水搅拌混合完成后需要将混胶罐移动到别的地方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移动的混胶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移动的混胶罐。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混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平盖,所述平盖上开有与搅拌装置相适应的搅拌孔;所述平盖上设置有加料盖,所述加料盖与平盖活动连接;所述罐体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连接有滚轮。
所述罐体上固定有夹套,所述夹套上固定有拉手。
所述罐体靠近加料盖的一侧固定有爬梯。
所述平盖上固定有伸入到罐体内的气动搅拌装置。
所述罐体的底部为锥形底面,所述出料管连接在锥形底面下端。
所述罐体底部固定有铲车叉套。
采用上述结构后,因为罐体底部设置有滚轮,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混胶罐推动到搅拌装置下方,然后将搅拌装置放入到混胶罐中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成后可以将搅拌装置取出,将混胶罐推开。另外,本实用新型移动混胶罐上设置有气动搅拌装置,可以在移动混胶罐的过程中继续堆混胶罐内物质进行搅拌,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盖的俯视图。
图中:1为滚轮,2为锥形底面,3为夹套,4为罐体,5为角钢法兰,6为平盖,7为气动搅拌装置,8为搅拌装置,9为铲车叉套,10为拉手,11为加料盖,12为爬梯,13为搅拌孔,14为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实用新型的移动混胶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上端设置有平盖6,所述平盖6上开有与搅拌装置8相适应的搅拌孔13。如图2所示,所述平盖6上设置有加料盖11,所述加料盖11与平盖6活动连接;这样需要加料时,打开加料盖11;搅拌时,将加料盖11盖上。为了将搅拌后的物质取出混胶罐,所述罐体4下方设置有出料管14。为了能够移动混胶罐,所述罐体4底部连接有滚轮1。这样搅拌装置8可以固定在某处,当将混胶罐移动到搅拌装置8下方时,可以将搅拌装置8通过搅拌孔13放入到罐体4内进行搅拌。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推动混胶罐,在所述罐体4上固定有夹套3,所述夹套3上固定有拉手10。通过拉手10和滚轮1可以方便的推动混胶罐。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4靠近加料盖11的一侧固定有爬梯12。因为混胶罐的高度一般都很高,为了加料的方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12到合适的高度向罐体4内加料。
在搅拌装置8完成搅拌后,因为搅拌装置8的位置是固定的,需要将搅拌装置8从罐体4中取出才能移动混胶罐。在移动混胶罐的过程中,有时候还需要继续对其进行搅拌,所以在所述平盖6上固定有伸入到罐体4内的气动搅拌装置7,所述气动搅拌装置7通过角钢法兰5固定在平盖6上。
进一步的,因为混胶罐混合的一般都是胶状物质,不容易从出料管14排出。因此将所述罐体4的底部设计为锥形底面2,所述出料管14连接在锥形底面2下端,这样便于混合物从出料管14排出。
在移动混胶罐时,考虑到混胶罐的重量会很大,通过拉手10和滚轮1推动混胶罐不是很方便。因此,在所述罐体底部固定有铲车叉套9,可以通过铲车来移动混胶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天龙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天龙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消毒功能非接触式电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含麻黄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