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边减速支承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000.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边减速支承轴。
背景技术
驱动桥是十分重要的部件,除了起承受车辆的重量和受力外,还起到降低主传动转速、增大扭矩,产生牵引力的作用。驱动桥中的差速器还能使机器在转弯行驶时左右轮有合理的转速差,使车轮不产生滑移或滑转而是在地面保持纯滚动,有效地保证了机器的安全和正常行驶。机器的动力性能好坏以及机器的安全行驶均与驱动桥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
驱动桥主要由桥壳、主传动(包括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轮胎及轮辋总成等组成。其中轮边减速支承轴位于桥壳的末端,其外部安装有轮边减速器,内部贯穿有半轴;驱动桥上的轮边减速支承轴犹如动物的四肢,不但承担自重和受力,还需要连接和支撑动力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有的轮边减速支承轴多与驱动桥为一体结构,其不便于加工,也很难保证其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边减速支承轴,其便于加工生产及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边减速支承轴,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的外部沿轴线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环状凸起、第二环状凸起、第三环状凸起、第四环状凸起、第五环状凸起、第六环状凸起、第七环状凸起、第八环状凸起和第九环状凸起;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三环状凸起、所述第四环状凸起、所述第五环状凸起、所述第六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七环状凸起的直径依次递增;
所述第七环状凸起、所述第八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九环状凸起的直径依次递减;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
所述第二环状凸起的外壁上形成有花键;
所述第七环状凸起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形成有阶梯孔;
所述阶梯孔朝向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朝向所述第九环状凸起的一端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阶梯孔朝向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一端的直径为62mm;
所述阶梯孔朝向所述第九环状凸起的一端的直径为110mm。
可选的,所述第七环状凸起沿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所述安装孔;
且所述第七环状凸起沿轴线方向的一侧设置的多个所述安装孔呈弧形均布。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十四个。
可选的,所述第九环状凸起远离所述第八环状凸起的一端面上形成有圆环形倒槽。
可选的,所述第三环状凸起的直径为105mm。
可选的,所述第四环状凸起的直径为115mm。
可选的,所述第五环状凸起的直径为120mm。
可选的,所述第六环状凸起的直径为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边减速支承轴,其通过单独制造轮边减速支承轴然后在与桥壳连接安装,其便于加工生产,同时也便于与桥壳的安装及其上后续零部件的安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本体内形成有阶梯孔,利用阶梯孔内小直径的一段安装和固定半轴,利用阶梯孔内大直径的一段与桥壳末端处的安装部插接配合,从而提高轮边减速支承轴与桥壳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七环状凸起上均布多个安装孔,便于第七环状凸起与制动底板之间通过螺栓安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九环状凸起上形成有圆环形倒槽,便于轮边减速支承轴与桥壳之间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支承轴的半剖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附图说明:
1-本体,11-阶梯孔;
2-第一环状凸起;3-第二环状凸起;4-第三环状凸起;5-第四环状凸起;
6-第五环状凸起;7-第六环状凸起;
8-第七环状凸起,81-安装孔;
9-第八环状凸起;
10-第九环状凸起,101-圆环形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耦合的同轴式混联结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深槽内空轮毂